
- 作 者:董大中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504326143
- 标注页数:226 页
- PDF页数:235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35 ≥22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自序 1
第一辑 关于艺术生产力 3
艺术生产力是一门科学 3
论创作力的构成 13
批评:艺术生产力的重要一环 25
文学批评的读者视角 35
艺术不可重复 38
艺术价值杂谈 40
论艺术消费 50
谈谈艺术产品的交换价值 64
建立文学消费指数刍议——答友人问 69
第二辑 荧屏前的遐想 79
关于“真实性”的断想 79
电视剧≠电视+剧 82
要让观众参与创造 84
一次过·主体意识·个性 87
声与像:分工与合作 90
再说声与像 92
电视剧,一种最诚实的艺术 94
电视剧要有戏剧性 97
电视剧作家的思维方式 99
家电,家电 102
莎士比亚的经验 104
静,最能令人咀嚼的时刻 106
“王”和“贼”的两种模式 108
塑造好“类型”人物 110
谈谈“情调转换” 112
电视剧的视角 114
红楼远看 116
关于文学名著的改编 119
假如我是演员 122
电视剧里的时间 125
可视与不可视 129
魅力在于贴近人心 132
生活化,中国电视剧的出路所在 135
悬念的魅力——再谈《渴望》 138
引而不发——三谈《渴望》 141
电视剧没有独立的美学体系——与艾斐同志商榷 145
努力塑造改革人物——看故事片《山村锣鼓》 163
《老井》、《红高粱》比较论 166
外国人拍的影片和为外国人拍的影片 171
幻觉,作为一种形式——看戏曲电影《烟花泪》 174
第三辑 灯下随谈 181
从果戈理“借”题材说起 181
画家的眼睛 185
画内与画外 189
“合法的主人” 192
“春兰秋菊不同时”——谈细节描写中的一个问题 196
鲁迅的妙笔 200
“拖出月亮来……” 202
“诗到无题是化工” 206
赵树理小说艺术琐谈 209
达莎的想象力 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