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康玉柱,叶留生,康志宏等著
- 出 版 社: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53721428X
- 标注页数:301 页
- PDF页数:316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16 ≥30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1地层及沉积特征 1
1.1前震旦系结晶基底 1
1.1.1结晶基底地层层序及岩性特征 1
1.1.2基底构造概况 3
1.1.3变质基底形成期 5
1.1.4褶皱变质基底分区 6
1.2震旦系及古生界 7
1.2.1震旦系 7
1.2.2寒武系 11
1.2.3奥陶系 13
1.2.4志留系 17
1.2.5泥盆系 22
1.2.6石炭系 31
1.2.7二叠系 45
1.3中生界 57
1.3.1三叠系 57
1.3.2侏罗系 65
1.3.3白垩系 71
1.4新生界 76
1.4.1下第三系 76
1.4.2上第三系 79
2构造特征 83
2.1构造体系及其特征 83
2.1.1西域构造体系(简称西域系) 83
2.1.2纬向构造体系 97
2.1.3阿尔金构造体系 108
2.1.4新西域系 113
2.1.5经向构造体系 114
2.1.6帕米尔反“S”型构造体系 116
2.1.7祁吕山字型西翼褶皱带 118
2.1.8构造体系的复合和联合现象 119
2.2构造运动及构造层划分 119
2.2.1塔里木运动(晋宁运动) 119
2.2.2加里东运动 122
2.2.3华力西运动 123
2.2.4印支运动 126
2.2.5燕山运动 126
2.2.6喜马拉雅运动(简称喜山运动) 127
2.3断裂特征 128
2.3.1断裂系的划分 128
2.3.2主要断裂系描述 129
2.3.3西北地区断裂系、带的基本特征 143
2.4岩浆岩 143
2.4.1超基性岩-基性岩类 143
2.4.2花岗岩类分布特征 144
2.4.3火山岩类的分布特征 145
2.5构造区划 146
2.6沉积盆地 147
2.6.1盆地的演化 147
2.6.2盆地类型及特征 147
2.6.3盆地组合特征 152
2.6.4盆地形成的力学性质 158
3油气地质 160
3.1生油岩 160
3.1.1古生界生油岩 160
3.1.2中、新生界生油岩 170
3.2储集层 183
3.2.1碳酸盐岩储集层 183
3.2.2碎屑岩储集层 194
3.3盖层及生、储、盖组合 215
3.3.1塔里木盆地 215
3.3.2准噶尔盆地 223
3.3.3柴达木盆地 224
3.3.4酒西盆地 225
3.3.5吐-哈盆地 226
3.3.6三塘湖盆地 227
4油气田(藏) 230
4.1油气田(藏)简况 230
4.2油气田(藏)类型 231
4.3典型油气田(藏) 231
4.3.1塔里木盆地 231
4.3.2准噶尔盆地 266
4.3.3吐-哈盆地 274
4.3.4柴达木盆地 277
4.3.5酒西盆地 282
5油气分布规律 285
5.1油气在层位上的分布 285
5.1.1前震旦系 285
5.1.2震旦系 285
5.1.3寒武系 285
5.1.4奥陶系 285
5.1.5志留-泥盆系 285
5.1.6石炭系 285
5.1.7二叠系 286
5.1.8三叠-侏罗系 286
5.1.9白垩系 286
5.1.10第三系 286
5.2油气在空间上的分布 286
5.2.1大型古隆起控制油气区域性聚集 286
5.2.2古斜坡上油气运移及聚集 288
5.2.3不整合面控制油气运移与聚集 289
5.2.4断裂控制油气运移和遮挡油气 290
5.2.5低序次扭动构造控制油气田(藏) 290
6诸盆地油气远景评价 292
6.1评价的主要依据 292
6.2盆地含油气远景评价类别 292
7结束语 295
英文摘要 297
参考文献 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