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唯物辩证法新视野pdf电子书下载 > 哲学宗教
唯物辩证法新视野
  • 作 者:余少波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010173962
  • 标注页数:424 页
  • PDF页数:434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3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34 ≥42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来源与实践基础 1

第一节 对西方优秀辩证法思想的传承 1

第二节 实践是唯物辩证法形成的社会基础 14

第二章 科学实践观的确立是唯物辩证法形成的关键 30

第一节 科学实践观的前史 30

第二节 科学实践观的确立与发展 41

第三章 唯物辩证法的创立以及系统化 61

第一节 科学实践观促使唯物辩证法基本观点的形成 61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理论系统化 70

第四章 社会实践新发展是推进唯物辩证法的新动力 104

第一节 20世纪科技革命对社会生产的推动 105

第二节 社会矛盾、阶级斗争新情况 117

第五章 列宁、毛泽东对实践观与唯物辩证法的运用和发展 124

第一节 列宁对实践观与唯物辩证法的创造性阐释 124

第二节 毛泽东对科学实践观和辩证法的运用和发展 134

第六章 新世纪 实践 新突破 162

第一节 社会交往实践向广度、深度发展 162

第二节 人们思维方式的新特点 168

第七章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唯物辩证法现代形态 181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奠定了中国化唯物辩证法现代形态的基础 181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化唯物辩证法现代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194

第八章 唯物辩证法现代学术形态的理论体系和社会功能 210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现代学术形态的性质 210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现代学术形态的理论体系 220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的社会功能 223

第九章 范畴:实体与属性 230

第一节 现象和本质 230

第二节 原因和结果 234

第三节 整体和部分 240

第四节 形式和内容 244

第五节 偶然和必然 249

第六节 可能和现实 253

第七节 实然和应然 257

第八节 必然和自由 261

第十章 范畴:关系与状态 269

第一节 个性和共性 269

第二节 相对和绝对 274

第三节 系统和要素 279

第四节 结构和功能 286

第五节 微观和宏观 290

第六节 有序和无序 293

第七节 目的和规律 296

第八节 变化和发展 301

第十一章 基本规律与社会演化 304

第一节 量变质变规律 304

第二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 309

第三节 对立统一规律 316

第四节 新陈代谢规律 322

第五节 个人与社会 325

第六节 生产与生活 337

第七节 文化与文明 341

第八节 决定论与随机论 349

第十二章 认识理论与思维方法 353

第一节 主体和客体 353

第二节 实践和理论 356

第三节 外化与异化 359

第四节 真善美与自由 361

第五节 分析和综合 376

第六节 归纳和演绎 383

第七节 历史和逻辑 385

第八节 具体和抽象 388

结语 391

附录 探索与思考 397

一、中国化唯物辩证法两种形态:国家哲学与学坛哲学 397

二、学坛哲学的演化 405

三、作者相关论著 422

购买PDF格式(13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