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文化正义  消费时代的文化生态与审美伦理
  • 作 者:傅守祥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208117648
  • 标注页数:324 页
  • PDF页数:340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40 ≥32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文化的精神旗帜与发展的制度文明 1

一、文化复兴的精神品质与文明养成的化育活力 3

二、文化实践的制度正义与文艺批评的审美底线 8

第一章 文化生存的正义之维与生态转向 17

第一节 成长中的正义:社会存在的基石与制度结构的改良 21

一、正义论题的谱系与现代文明的共识 23

二、发展方向的调整与文化正义的关注 30

第二节 繁荣下的危机:数字化政绩的发展与体制性矛盾的沉疴 36

一、GDP增长的陷阱与社会正义的缺失 38

二、市场经济的完善与稳中求进的改革 42

第三节 发展中的失衡:经济为纲的隐忧与生态文明的转向 49

一、风险社会的危机与社会公信的重建 49

二、中国式增长的偏颇与市场化改革的政治 53

三、生态文明的愿景与生态权益的维护 57

第四节 纠枉中的失序:文化生态的紊乱与人文品格的异变 61

一、文化群落的内损与精神旗帜的偃伏 63

二、文化生态的平衡与发展正义的同构 66

第五节 复兴中的优雅:以文化育的遗泽与文明养成的风度 70

一、文化政治的范式与人文教化的承继 73

二、全面复兴的道义与文化反哺的活力 76

三、文明浸润的教养与贵族精神的细节 80

第二章 城市文化的生态养护与文脉接续 85

一、现代城市:文化的渊薮和文明的集萃 87

二、城市正义:让生活更美好 89

第一节 千城一面:城市文化生态保护的紧迫态势与区域特征 92

一、旧城改造的拆迁与新旧更替的负罪 92

二、文化生态的格局与城市规划的掣肘 95

第二节 文化自觉:城市文化生态保护的理论辨析与实践策略 97

一、文化生态的博弈与文化多样的准则 98

二、文化生态的保护与文化发展的双翼 100

第三节 文化多样:文化生态平衡的人类学视域与族群正义 104

一、文化生态的整体与人文文化的低迷 104

二、大众文化的三俗与审美物化的时弊 107

第四节 文化博弈:文化发展的全球化逻辑与多元共生 111

一、文化交往的理性与文化同质的威胁 112

二、中国元素的奇观与中国身份的谋定 115

第五节 文化反哺:生态经济时代的低碳化转向与文化产业 119

一、低碳经济的转型与文化产业的中兴 119

二、文化产业的振兴与国家战略的导向 122

第三章 经典文化的失势与大众文化的时兴 128

第一节 经典文化的衰落:意识形态的自反与精英主义的式微 131

一、经典文化的积淀与精神探索的高度 131

二、意识形态的偏颇与文化等级的建构 134

第二节 文化范式的调整:文化经典的重构与消费优先的冲击 138

一、经典重构的风尚与文化研究的政治 139

二、思想解放的话语与消费优先的理念 142

第三节 文化主潮的兴替:大众文化的世俗化崛起与市场化逻辑 145

一、大众文化的语义与时代变迁的共构 146

二、日常生活的审美与大众文化的亲民 148

第四节 日常生活审美化:大众文化的审美化风潮与时尚化趋向 151

一、审美泛化的对冲与审美构造的现实 151

二、欢乐体验的预期与大众文化的经济 154

第五节 审美化泛滥的隐患:大众文化时代的审美物化与伦理失范 157

一、美学批判的冷静与审美品格的低限 158

二、伦理之母的美学与审美正义的底线 161

第四章 喜剧美学的审美主调与时代弊病 165

第一节 笑的生命力:苦难美学的历史浸润与喜剧美学的智性反拨 167

一、喜剧语义的延展与喜剧美学的内核 167

二、悲剧美学的传统与形上品格的喜剧 170

第二节 审美的两翼:悲剧式伟大的陷阱与喜剧式严肃的能量 173

一、崇高意识的衰退与人类整体的自嘲 173

二、沉重美学的退位与轻盈诗学的加冕 175

第三节 轻盈诗学:直面现实的举重若轻与迎接挑战的喜剧精神 177

一、大众文化的喜剧与轻盈诗学的诗意 177

二、举重若轻的喜剧与冷隽微笑的幽默 179

第四节 文化时弊:段子生产的喜剧噱头与文艺创演的民粹市场 181

一、思想能量的缺失与喜剧噱头的横飞 181

二、段子生产的粗俗与娱乐至死的浅薄 184

第五节 审美维护:喜剧美学的正义之维与文化自觉的时代矫正 186

一、文化危机的症候与审美正义的匡扶 187

二、文化自觉的实践与文化消费的伦理 189

第五章 消费时代的艺术实践与审美正义 192

第一节 数码艺术的博弈:物质性存在的强势与观念性存在的低限 196

一、视觉文化的类像与即时体验到审美 197

二、数码技术的震荡与视觉形象的资本 201

三、景观电影的实效与视觉冲击的虚空 204

四、主体思维的艺术与技术崇拜的节制 206

第二节 文化愚乐的《三枪》:相形见绌的伪喜剧与谋财图利的无规范 209

一、文本比较的审读与艺术尊严的有无 211

二、文化垃圾的三枪与张氏电影的堕落 214

三、民粹主义的谋财与通俗电影的智慧 216

第三节 冯氏贺岁片的诡计:现实介入的虚晃与喜剧创意的拼贴 220

一、冯氏喜剧的配方与都市欲望的叙事 221

二、语言谐谑的智性与官民周旋的诡计 227

三、市民文化的油滑与媚俗艺术的矫情 232

第四节 赵本山小品的忽悠:农民社会的喜剧市场与文化肿瘤 234

一、传媒制造的小品与世俗神话的霸权 235

二、赵氏小品的合理与伪喜剧性的“屌丝” 240

三、艺高德贵的喜剧与亲民本色的幽默 249

第五节 网络恶搞的民间正义:虚拟世界的讽刺喜剧与文化膨胀 251

一、前世今生的恶搞与网络批评的增殖 254

二、智性拼贴的搞笑与戳穿假象的戏耍 259

三、审智品格的反噬与资本收编的诱惑 263

第六章 魅力中国的人文化育与诗意栖居 268

第一节 直面现实:消费主义的洪流与人文生态的低俗 273

一、文化推进的积弊与精神质量的剧降 274

二、社会腐化的危机与繁荣背后的分裂 277

第二节 文化启明:大众文化的批判性拥抱与人文制衡 280

一、大众文化的两面与中国特色的传媒 280

二、思想抵抗的批评与价值判断的审美 283

第三节 视觉迷幻:日常生活的审美光炫与时尚陷阱 286

一、资本逻辑的专横与视觉技术的逐奇 287

二、时尚生活的空虚与偶像制造的无聊 290

第四节 审美政治:媚俗的伪喜剧与会心的冷幽默 292

一、文化正义的坚守与不媚时俗的艺术 293

二、劣胜优汰的乱局与化人养心的引领 296

第五节 人文智慧:艺术的无用之用与诗意生存 298

一、无用之用的智慧与艺术疗效的神奇 299

二、艺术之真的灵性与希望之光的能量 301

主要参考文献 304

后记 无尽的学与愉快的思 314

一、读书与爱智境界 314

二、器识与立命之学 317

三、才智与向善之路 319

四、乐思与无畏之施 322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