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人科  作为复杂系统的人文科学
  • 作 者:玛利亚·博古特(MariaBurguete),林磊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300177373
  • 标注页数:253 页
  • PDF页数:268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68 ≥25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1章 人科:一种统一的视角 1

1.1 引言 2

1.2 什么是科学? 3

1.3 两种文化的由来和性质 5

1.3.1 两种文化的出现 6

1.3.2 今日的鸿沟 7

1.4 人类系统与非人类系统 10

1.5 简单系统与复杂系统 15

1.5.1 复杂意味着什么 15

1.5.2 复杂系统 16

1.6 人科 20

1.6.1 动机 20

1.6.2 概念 21

1.6.3 一个例子:历史物理学 21

1.7 人科中的几种含义 23

1.7.1 清除概念的混淆 23

1.7.2 人科标准 25

1.7.3 现实检验总是存在的 27

1.7.4 李约瑟问题 29

1.8 讨论与结论 30

第一部分 艺术与文化 41

第2章 透过科学的文化:一个图像和故事的新世界 43

2.1 科学与社会的对话 43

2.2 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媒介 44

2.3 历史的经验教训 49

第3章 科学与艺术中的观相术:透过大自然事物的表象体察其内在属性 54

3.1 观相术的特点及其目的 55

3.2 基于观相术解释的美术作品 56

3.3 科学领域中的观相术 56

3.3.1 观相术的历史根源 56

3.3.2 亚里士多德对观相术研究的文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57

3.3.3 亚里士多德的观相术研究对自然科学的影响 59

3.3.4 观相术在描述人的特征方面的复兴 66

3.3.5 根据植被状况来判断一方水土风貌的观相术 69

3.4 结语 70

第4章 神经科学对神学有任何影响吗? 75

4.1 神经神学 76

4.1.1 宗教体验是个体的和内在的 79

4.1.2 宗教体验与“在场感” 81

4.1.3 宗教体验主要是情绪的和正面的 82

4.1.4 因果性与关联性 83

4.2 自我、灵魂和人类永生 84

4.3 对神学的影响 85

第5章 科学传播、科普与真实的世界 89

5.1 引言 89

5.2 科学传播 90

5.3 一个科学博物馆的新概念 99

5.3.1 可能对观众的误导 99

5.3.2 简单的补救方法 100

5.4 科学在中国的普及 101

5.4.1 科普书的重要性 102

5.4.2 科普书作家 102

5.4.3 建议 103

5.5 教育的改革:一个人的历程 104

5.6 真实的世界 107

5.6.1 课程描述 107

5.6.2 结果 111

5.7 结论 112

附录 分类挑选的科普书 112

第二部分 哲学与科学史 119

第6章 科学的三脚架:传播、哲学与教育 121

6.1 序言 121

6.2 改变是科学的一部分 123

6.3 冷漠和反感 125

6.4 定界 126

6.5 科学研究 128

6.6 黑洞 129

6.7 传播 131

6.7.1 语言 131

6.7.2 隐喻 132

6.7.3 让信息传递 132

6.8 结论 133

第7章 科学的历史与哲学:走向一种新的认识论 135

7.1 引言 136

7.2 科学的视角 137

7.3 当代化学的历史 138

7.4 范式替代 140

7.5 化学哲学 141

7.5.1 分子三维显示的改进带来的变化 141

7.5.2 计算机辅助配体设计带来的计算化学方法论 142

7.6 案例研究:功能选择性 145

7.7 科学的哲学与认识论 148

7.8 结论 149

第8章 科学哲学与中国科学:关于科学的多元文化观及其统一的本体论模型 152

8.1 近期中国国内关于“中国科学”的争论 152

8.2 科学的多元文化观 153

8.3 来自艺术与科学领域的借鉴 155

8.4 关于科学的多元文化观的一个本体论模型 157

第9章 中国科学传播思想的演变 162

9.1 晚清与“新文化运动”之前的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 163

9.2 科学家团体进行科学普及活动的阶段(1914—1949年) 164

9.3 政府管理下的有组织的科普活动阶段(1949—1994年) 168

9.4 以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的科普阶段(1994—2006年) 169

9.5 总结 171

第10章 全球化时代的科学史 172

10.1 今日的全球化和历史上的全球化 172

10.2 作为一门学科的科学史和作为一门知识的科学史 174

10.3 科学史在中国 178

10.4 李约瑟问题 181

10.5 结语 184

第三部分 提升科学水平 189

第11章 市场为什么是道德的 191

11.1 信任的神经化学 191

11.2 市场博弈 193

11.3 信任与贸易 196

11.4 信任和贸易的演化 199

11.5 公平的演化,或我们为什么是道德的 201

第12章 人类动力学解析探新 205

12.1 绪论 205

12.2 非泊松分布人类动力学 207

12.3 任务驱动模型 214

12.4 兴趣驱动模型及其拓展 220

12.5 讨论和结论 224

第13章 人类历史研究:人科的一个例子 232

13.1 什么是历史? 233

13.2 研究历史的方法 234

13.2.1 统计分析 235

13.2.2 计算机建模 237

13.2.3 计算机模拟 241

13.2.4 齐普夫散点图 242

13.3 未来的历史 245

13.4 结论 247

译后记 252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