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实用温病学pdf电子书下载 > 医药卫生
实用温病学
  • 作 者:张灿玾著;米鹂,张鹤鸣整理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06759984
  • 标注页数:214 页
  • PDF页数:231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31 ≥21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总论 1

第一章 温病学说发展概况 2

一、从《黄帝内经》成编至唐代 2

(一)温病学说的起源 2

(二)温病类属之分 3

(三)外感热病专著之问世 3

(四)温病学说的新发展 4

二、从宋、金、元至明代 5

(一)对《伤寒论》与温热病的研讨倍加重视 5

(二)疫病专书的始作者 7

(三)寒凉学派的形成 7

(四)伤寒与温病学说渐趋分化 7

(五)该时期对伤寒、温病发展的主要成就 8

三、从清代以后 8

(一)温病学说与伤寒学说的争辩 9

(二)温病学说的发扬 10

结语 10

第二章 温病的辨证 11

一、辨新感与伏邪 11

(一)新感 11

(二)伏邪 12

二、辨证纲领 15

(一)卫气营血 16

(二)三焦 21

结语 23

第三章 温病的诊断 25

一、望诊 25

(一)辨舌 25

(二)验齿 29

(三)面色 30

(四)察目 30

二、闻诊 31

(一)闻气味 31

(二)闻语音 31

三、问诊 32

四、切诊 32

(一)脉诊 32

(二)腹诊 33

结语 34

第四章 温病的治法 36

一、解表法 36

(一)解表法的意义和作用 36

(二)解表法的运用 36

二、和解法 37

(一)和解法的意义和作用 37

(二)和解法的运用 37

三、化湿法 38

(一)化湿法的意义和作用 38

(二)化湿法的运用 39

四、清热法 39

(一)清热法的意义和作用 39

(二)清热法的运用 40

五、攻下法 41

(一)攻下法的意义和作用 41

(二)攻下法的运用 42

六、开窍法 42

(一)开窍法的意义和作用 42

(二)开窍法的运用 43

七、熄风法 43

(一)熄风法的意义和作用 43

(二)熄风法的运用 43

八、滋阴法 44

(一)滋阴法的意义和作用 44

(二)滋阴法的运用 44

结语 45

各论 47

第一章 春温 48

一、述义 48

二、沿革 48

三、病因 49

四、病机 50

(一)发病情况 50

(二)病变类型 50

五、证治 51

(一)卫分证治 51

(二)气分证治 53

(三)营分证治 58

(四)血分证治 61

结语 67

第二章 风温 70

一、述义 70

二、沿革 70

三、病因 71

四、病机 71

五、证治 73

(一)卫分证治 73

(二)气分证治 73

(三)营、血分证治 76

结语 77

第三章 暑温 79

一、述义 79

二、沿革 79

三、病因 80

四、病机 80

五、证治 81

(一)卫分证治 81

(二)气分证治 82

(三)营、血分证治 86

(四)暑湿痹痿证治 89

结语 93

第四章 湿温 96

一、述义 96

二、沿革 96

三、病因 96

四、病机 97

五、证治 99

(一)卫分证治 99

(二)气分证治 100

(三)营分证治 106

(四)血分证治 107

(五)湿温变证证治 109

(六)白?证治 112

结语 115

第五章 秋燥 119

一、述义 119

二、沿革 119

三、病因 119

四、病机 120

五、证治 121

(一)卫分证治 121

(二)气分证治 122

(三)营、血分证治 124

(四)秋燥兼伏邪证治 126

结语 127

第六章 伏暑 130

一、述义 130

二、沿革 130

三、病因 131

四、病机 131

(一)邪伏募原 132

(二)邪舍于营 132

五、证治 133

(一)卫分证治 133

(二)气分证治 133

(三)营、血分证治 135

(四)伏暑变证证治 136

结语 137

第七章 冬温 140

一、述义 140

二、沿革 140

三、病因 140

四、病机 141

五、证治 142

(一)卫分证治 142

(二)气分证治 143

(三)营、血分证治 145

结语 145

第八章 瘟疫 147

一、概说 147

二、病因 149

三、辨证 151

(一)瘟疫病的特点 151

(二)瘟疫病的类型 152

(三)瘟疫的特征 152

(四)瘟疫和伤寒温病的区别 153

四、瘟疫病的预防 154

五、瘟疫的治疗原则 156

六、瘟疫的证治 157

(一)温热疫 157

(二)燥热疫 161

(三)湿热疫 165

结语 169

第九章 温毒 172

一、概说 172

二、病因 172

三、证治 173

(一)大头瘟 173

(二)痄腮 175

(三)烂喉痧 177

结语 181

第十章 斑疹 183

一、病因 183

二、形态 184

三、辨证 184

四、证治 186

结语 190

第十一章 妇人温病证治 192

一、热入血室 192

(一)病机 192

(二)证治 192

二、产前温热疫病治法 194

(一)护胎方面 194

(二)治疗方面 195

三、产后温热疫病的辨证和治法 196

(一)辨证 196

(二)治疗法则 197

结语 199

第十二章 瘥后证治 201

(一)余热未清 201

(二)阴虚有热 202

(三)脾胃虚弱 203

(四)气血虚弱 204

结语 205

方剂索引 210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