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解读疾病密码  《黄帝内经》如何认识病因和疾病
  • 作 者:黎敬波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13213479
  • 标注页数:171 页
  • PDF页数:184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84 ≥17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疾病是什么 3

一、疾病有名目 3

二、疾病是失调 7

三、病与非病——认识亚健康 11

第二章 病因及其分类方法 19

一、病因的概念及分类依据 19

二、病因的范围及其形成基础 28

第三章 六淫病因的特点及致病规律 49

一、六淫致病先伤肌表 49

二、多动善变的风邪 51

三、凝滞、收引的寒邪 56

四、炎烈而具有破坏性的热邪 59

五、与高温密切相关的暑邪 62

六、重浊、黏滞的湿邪 66

七、干涸、收敛的燥邪 71

八、疫疠 74

九、认识六淫对中医诊断治疗疾病有何意义 74

第四章 七情病因的特点及致病规律 79

一、情志致病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79

二、七情与五脏、气血的关系 80

三、喜为心志,过喜伤心 81

四、怒为肝志,过怒伤肝 83

五、忧(悲)为肺志,过忧(悲)伤肺 84

六、恐(惊)为肾志,过恐(惊)伤肾 85

七、思为脾志,过思伤脾 86

八、七情致病的相关因素 88

九、情志所致病证的表现特点 89

十、调和情志以养生防病 91

第五章 生活起居病因及其致病特点 95

一、生活起居病因的内容 95

二、饮食失调伤肠胃 96

三、起居无节伤营卫 104

第六章 跌仆损伤等其他病因 109

一、外伤 109

二、寄生虫 112

三、胎传 113

四、痰饮 115

五、瘀血 123

六、结石 127

第七章 辨识病因是中医诊断治疗疾病的基础 133

一、中医病因学的特点 133

二、辨识病因,循机而治 134

三、动态变化,贵在灵活 136

第八章 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 139

一、内因是发病的基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139

二、外因是发病的条件——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46

三、人体并不是什么邪气都能抵抗 149

四、病久可留邪——内生之邪,病理产物 153

第九章 疾病发生后的变化 159

一、疾病发生与传变的基本规律 159

二、病邪过极则转化 167

三、疾病的发生、变化有征象 168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