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县域治理的财政基础及其变化  对湖北一个县的实证分析  1950-2006
  • 作 者:王春娟著
  • 出 版 社: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216074735
  • 标注页数:316 页
  • PDF页数:330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30 ≥31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自序 1

第一章 导论 1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1

二、相关研究及进展 6

三、本文的逻辑与方法 11

(一)本文的研究逻辑 11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13

四、个案县的基本情况 14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15

第二章 财政收入的总体规模及其变化 21

一、财政收入的总体规模 21

(一)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财政收入 22

(二)包干制时期的财政收入 27

(三)分税制时期的财政收入 30

二、预算内收入及其变化 36

(一)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预算内收入 38

(二)包干制时期的预算内收入 46

(三)分税制时期的预算内收入 54

三、预算外收入及其变化 63

(一)财政控制的绝对强化: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预算外收入 64

(二)迅速膨胀:包干制时期的预算外收入 72

(三)相对强化:分税制时期的预算外收入 86

四、预算内、外收入的协整分析 96

(一)计划经济体制时期预算内、外收入的协整检验 97

(二)包干制时期预算内、外收入的协整分析 100

(三)分税制时期预算内、外收入的关系 105

(四)三个时期的比较与分析 105

第三章 农业税的变化及其终结 107

一、新中国成立以后农业税的总体变化 109

(一)绝对数量及变化趋势 109

(二)相对份额及变化趋势 110

二、国家的高度汲取: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农业税 111

(一)新中国成立初的农业税及其变化 114

(二)70年代的农业税 122

三、农业财政的弱化:包干制时期的农业税 125

(一)农业税收演变的背景 126

(二)农业税的弱化 130

四、农业税费的回升:分税制时期的农业四税 133

(一)农业四税的总体状况 133

(二)农业税和费 138

(三)农业税的终结 145

第四章 工商各税的扩张及其变化 157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工商各税的总体变化 158

(一)绝对数量的增长 158

(二)相对地位的变化 159

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工商税收 161

(一)工业发展的概况 161

(二)工商税制的演进 163

(三)工商各税的发展 164

三、包干制时期的工商各税 168

(一)工商各税的扩张 169

(二)“利改税”的改革 173

四、分税制时期的工商各税 179

(一)分税制的改革 179

(二)工商各税的结构分析 188

第五章 转移支付的发展及其强化 202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转移支付的总体变化 203

(一)绝对量的上升趋势 204

(二)相对份额的不断增长 205

二、分税制以前的上级补助 206

(一)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上级补助 206

(二)包干制时期的上级补助 209

三、分税制后的转移支付 214

(一)财政自给率的降低 214

(二)转移支付的强化 218

(三)转移支付的主要形式 227

(四)税费改革后新增的转移支付 232

(五)三个时期的总体比较 233

第六章 财政收入的征管体制 237

一、工商税费的征收 240

二、农村税费的征收 253

(一)税费改革前的农村税费征收 253

(二)税费改革后的农税征收 258

三、县财政管理体制的变化 261

(一)省直管县 261

(二)乡财县管 266

第七章 讨论:县域治理的财政基础 270

一、“以农立国”的终结 270

二、财政的国家化与地方的自主性 279

三、财政变化的制度基础和内在逻辑 285

四、寻求县域治理财政基础的稳定 290

(一)转移支付制度化 290

(二)县属主体税种稳定化 295

后语 302

参考文献 303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