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冷雪峰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112154975
- 标注页数:586 页
- PDF页数:598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598 ≥58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石头的故事 1
一、劳动创造了人 1
二、文明的载体 4
三、登昆仑兮食玉英 7
四、从击石到击鼓 8
五、诫石 10
六、亡宋原来是石头 12
七、天下第一碑 14
八、“碑”剧 16
九、石头的证言 17
第二章 古人与名山 20
一、五岳独尊的泰山 25
二、天地之中的嵩山 27
三、慷慨悲壮的恒山 28
四、可值一死的华山 30
五、高耸如飞的衡山 31
六、岂有此理的黄山 32
七、山高绝天的雁荡山 33
八、胜绝第一的庐山 35
九、治世玄岳的武当山 36
十、天下第一的桂林山水 38
十一、雄秀西南的峨眉山 39
十二、神话造就的虎丘山 41
第三章 古人与假山 45
一、叠山出现的时间 45
二、假山石的开采 50
三、假山石的运输 57
四、叠山 60
五、供石 70
六、施工管理 74
七、山匠 86
八、古人叠山的禁忌 93
第四章 古人与水景 109
一、喷泉 111
二、瀑布 119
三、泉、湖 123
四、小品 130
第五章 古人与植物 137
一、自有陶潜方有菊,若无和靖即无梅 138
二、纳凉高树下,直坐落花中 142
三、山借树为衣,树借山为骨 150
四、与造化争妙 154
五、桃为仙木,能制百鬼 158
六、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162
第六章 假山的人文审美 170
一、主与次 170
二、巧与拙 172
三、雅与俗 175
四、生与熟 180
五、神与形 186
六、景与境 194
七、华与朴 201
八、虚与实 206
九、大与小 210
十、多与少 214
十一、平与险 217
十二、美与丑 219
第七章 假山的数学美 229
一、洛书 230
二、节奏 234
三、均衡 237
四、主峰的位置 243
五、黄金分割 246
六、黄金数列 252
七、观赏空间 255
第八章 假山的心理学审美 258
一、颜色 258
二、透视 261
三、错觉 266
四、质感、感受和联想 272
五、空间 274
六、形状 277
第九章 假山审美的差异 295
一、文化差异 295
二、时代差异 302
三、材料差异 303
四、审美差异 306
第十章 山水园林形成的社会基础 313
一、伴君如伴虎 313
二、天下事何不可为?安能俯首低眉,向人觅颜色哉! 315
三、钓鱼鱼或惊逝,钓名名或不随,钓山水间意,无不吞钩 318
四、闭门即是深山 325
五、此是桃源 331
六、智而为愚者 336
七、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338
第十一章 山水园林与山水画 344
一、山水画的形成 345
二、绘画与造园 363
三、“皴法”与叠山 365
四、“三远”与叠山 368
五、师意不师技 370
六、搜尽奇峰打草稿 371
第十二章 山与石的地质特征 376
一、山的地貌类型 377
二、山的基本形态 384
三、山的组成 388
四、石 404
五、假山石 406
第十三章 现代假山设计 420
一、园林中的奢侈品 420
二、园林设计 422
三、假山设计 442
第十四章 现代假山施工 469
一、条件 470
二、堆叠 472
三、类型 478
四、植物 494
五、学习 496
附录一 叠山哲匠 500
附录二 园林石谱 517
附录三 作者作品 524
参考文献 528
后记 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