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乌丙安著
- 出 版 社:长春:长春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44531955
- 标注页数:274 页
- PDF页数:299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99 ≥27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民俗主体论 1
引言 1
第一节 民俗的构成 11
一、民俗构成的诸概念 11
1.民俗质 11
2.民俗素 13
3.民俗链 16
4.民俗系列 21
5.民俗系统 24
二、关于民俗构成的说明 27
第二节 民俗的养成 28
一、俗民群体的民俗养成 28
1.俗民 28
2.群体 30
3.习俗惯制 42
4.习俗规则 49
二、俗民个体的民俗养成 55
1.俗民个体 55
2.习俗化 61
3.习俗化与再习俗化 92
4.习俗化与个性化 99
三、民俗养成中的民俗角色 106
结语 112
第二章 民俗控制论 113
引言 113
第一节 民俗控制的提出 114
一、民俗控制和社会控制 114
二、越轨和反越轨说 117
三、冲突和冲突论 124
四、标签和标签论 133
第二节 民俗控制的类型 140
一、隐喻型民俗控制 141
二、奖惩型民俗控制 146
三、监测型民俗控制 152
四、规约型民俗控制 155
五、诉讼型民俗控制 164
六、禁忌型民俗控制 173
第三章 民俗符号论 179
引言 179
第一节 民俗符号的提出 179
一、关于符号学的一般论述 181
二、关于民俗符号学的一般原则 184
三、关于《中国符号词典》 187
第二节 民俗符号的结构 191
第三节 言语系统的民俗指符 193
一、关于俗语、谜语的民俗指符 195
二、关于神话的民俗指符 197
1.神话素的排列组合形式 198
2.神话思维的联想方式 199
第四节 非言语系统的民俗指符 201
一、听觉的音响指符 202
二、视觉的标记指符 204
三、视觉的纹饰、图像指符 206
四、视觉的实物指符 212
五、视觉的色彩指符 215
六、其他感觉的象征指符 222
第五节 关于民俗符号的民俗所指 224
第六节 中国古典民俗“符号” 228
第四章 民俗传承论 234
引言 234
第一节 民俗传承的再认识 235
一、关于传承性特征的理解 235
二、关于传承论的广义内涵 239
第二节 民俗传承论的相关理论 243
一、“文化圈”“文化层”与维也纳学派 244
1.文化圈 244
2.文化层 252
二、“泛埃及主义”与曼彻斯特学派 253
三、“文化区”“文化带”与美国历史学派 256
1.文化区 257
2.文化带 259
第三节 民俗传承的应用研究 261
一、民俗传承与社会传承 261
1.亲族制度的传承 262
2.继承制度的传承 265
3.婚姻制度的传承 266
二、民俗传承的应用要点 268
1.民俗传承的发生 268
2.民俗传承的机制 270
3.民俗传承的系谱 271
4.民俗传承的作用 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