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语法形式与行为伦理  从回鹘文献动词语态谈起
  • 作 者:凯丽比努·阿不都热合曼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16119921
  • 标注页数:226 页
  • PDF页数:237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37 ≥22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对语言的认识与解读 2

一 语言是多维性实体 2

二 语言是人的主观性反映 3

三 语言是意义的产物 3

四 语言范畴是价值体系 5

第二节 回鹘文及回鹘文文献研究 6

第二章“回鹘文文献”语言动词语态研究综述与研究方法 11

第一节“回鹘文文献”研究概况 12

一 国外学术界研究概况 12

二 国内学术界研究概况 15

第二节“回鹘文文献”的内容范围 19

第三节“回鹘文文献”动词语态的范畴类型学问题 20

第四节“回鹘文文献”语言动词语态研究方法 22

第三章 回鹘文文献动词语态范畴结构分析 25

第一节 自责形式 29

一 原态 30

二 反身态 30

三 互动态 37

四 使动态 47

五 结论 59

第二节 匿责形式 59

一 中动态 60

二 被动态 62

三 中动态和反身态的区别 66

四 结论 68

第四章 回鹘文文献语言动词语态之特性与英语动词语态对比 71

第一节 回鹘文文献语言动词语态与英语动词语态范畴对比 72

第二节 回鹘文文献语言动词语态与英语动词语态对应表 84

第三节 回鹘文文献语言动词语态特点的根本原因:文化差异 86

一 原态 86

二 中动态 86

三 反身态 86

四 使动态 87

五 互动态 87

六 被动态 87

七 结论 87

第五章 回鹘文文献语言动词语态的文化属性:行为伦理化 89

第一节 回鹘文文献语言动词语态的行为伦理化特征 90

一 追究性与忽略性:一种独特的行为意识 90

二 使动性:行为责任的转移 92

三 互动性:合作与团结 95

第二节 回鹘“以行追责”行为伦理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99

一“以行追责”行为规范诞生之源:生存环境与“自我保存” 99

二“以行追责”行为规范特征:“善” 101

第三节“以行追责”的思维方式辨析 105

一 回鹘文文献语言动词语态范畴语音和谐规律 106

二 回鹘文文献语言动词语态的“以行追责”精神 110

三 责任是行为规范的保障 113

四“以行追责”是“善”的体现 115

五 回鹘人行为伦理化著作——《福乐智慧》 124

六“责治”是德治和法治的根本 127

七 对和谐的追求是生存的本能 128

八“以行追责”是知性逻辑思维 130

第四节“以行追责”的行为伦理追求和要求 132

一“以行追责”的行为伦理追求 132

二“以行追责”的行为伦理要求 133

第五节 从回鹘文文献语言动词语态看回鹘民族的和谐生存观 145

一 回鹘文文献语言动词语态反映的“以行追责”思想之意义 146

二 回鹘文文献语言动词语态体现的“以行追责”思想的局限性 148

结论 151

参考文献 155

专著 155

期刊 158

学位论文 162

附录 163

Ⅰ.回鹘文文献语言动词语态研究中所采用的语言材料 163

Ⅱ.回鹘文文献语言动词语态自责形式表 165

Ⅲ.回鹘文文献语言动词语态匿责形式表 199

Ⅳ.回鹘文文献语言动词语态构词与构形形式表 209

Ⅴ.回鹘文文献语言动词语态研究中所使用的转写字母对照表 223

后记 225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