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顾浩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01993246
- 标注页数:357 页
- PDF页数:369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69 ≥35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1章 引言 1
1.1 缘由、学术价值、文献综述 2
1.1.1 作为个案的理由和意义 2
1.1.2 研究现状 4
1.2 谋篇与方略 7
1.2.1 思路框架和叙述逻辑 7
1.2.2 参与式田野工作与其他 8
1.3 必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9
第2章 泥人张的弟子?——对起源说的考辨 13
2.1 师从泥人张说的由来——《苍山县文化志》与《苍山县志》 14
2.2 对现存起源说撰写者的访谈和其他证据 18
2.2.1 郭昭俊访谈录 18
2.2.2 相焕贵访谈录 19
2.2.3 杨建军访谈录 21
2.2.4 赵沛新访谈录 23
2.2.5 口述艺人及另一个证据 25
2.2.6 考辨 29
2.3 起源说的另外可能性 33
2.4 小结 36
第3章 起始——游方、泥塑、社区及生存 37
3.1 游方及相关问题 38
3.1.1 艺人对游方的描述 39
3.1.2 行、住及其他 46
3.1.3 对相关问题的阐释 48
3.1.4 疑问——游方的动因 50
3.2 社区——小郭东村 51
3.2.1 地域、村名、人口、宗族、土地、农业 51
3.2.2 土地、农业、水、治水、稻改 62
3.3 泥塑、轮作时空节奏与变更 69
3.3.1 春夏 69
3.3.2 秋冬 71
3.3.3 蔬菜种植 72
3.4 对时空节奏意义的阐释 75
3.4.1 年度时空节奏的涵义 75
3.4.2 利益——农业与泥塑的社会结构重组 78
3.5 小结 84
第4章 显性存在——物及其意义 87
4.1 对现存泥塑模具的统计和分析 88
4.2 主题——游方对民间共用语言的选择 93
4.2.1 主题系统的文化特征 93
4.2.2 神祗——泥土的隐喻 109
4.2.3 广义的乌托邦——抱花娃娃图像及其意义 110
4.2.4 轮回的红脸神祇——关公图像及其意义 124
4.2.5 新的神祇 136
4.2.6 神祇的意义指向 140
4.3 形的逻辑 149
4.3.1 原理 149
4.3.2 纹样及其意义 160
4.4 五种颜色的方案 171
4.4.1 五种颜色的泥塑 171
4.4.2 对原理的阐释 173
4.4.3 对视觉意义的阐释 179
4.5 小结 182
第5章 隐性存在——工艺,造物维系的社会生存法则 185
5.1 相关概念及综述 186
5.2 对工艺的描述 189
5.2.1 准备 189
5.2.2 做坯 207
5.2.3 着色 224
5.2.4 其他工艺 250
5.3 对相关问题的阐释:工艺——嬗变中的生存妥协与再造 256
5.3.1 多与少的生存法则 257
5.3.2 工艺变迁 260
5.3.3 工艺变迁中的矛盾 264
5.3.4 工艺的社会性 266
5.4 小结 268
第6章 延续——新游方的真理:传承、当代境遇和转型可能性 271
6.1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之争 272
6.2 传承及现状 274
6.2.1 对家族传承的描述 275
6.2.2 后继无人的真实涵义 281
6.2.3 传承的另一种假设 283
6.2.4 兴明乡初级中学的小郭泥塑课程 285
6.3 为什么不做泥塑? 288
6.4 当代新游方 291
6.4.1 与艺人们一起游方——对当代存在的描述 291
6.5 当代相关问题 295
6.5.1 对泥塑消费心理的阐释 295
6.5.2 游方之外的制售模式和互助圈 297
6.5.3 转型的可能性探讨 300
6.6 小结 308
参考文献 317
附录1 人物索引 327
附录2 鲁南苏北庙会谱 333
附录3 工艺一览表 337
附录4 制作200只泥塑时耗与周期表 342
附录5 工具一览表 346
附录6 部分专用工具图片一览表 349
附录7 原料一览表 352
附录8 耗材核算成本表 355
后记 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