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朱子经典诠释思想研究
  • 作 者:尉利工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16125861
  • 标注页数:238 页
  • PDF页数:248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48 ≥23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第一章 朱子经典诠释学的兴起 11

第一节 朱子学产生的背景 11

一 佛道二教对于儒学传统的挑战与儒学的回应 11

二 北宋新儒学、理学与宋学 18

第二节 汉学与宋学对经典诠释之异同 26

一 汉唐的章句训诂之学 26

二 宋学对经典义理的发挥 29

第三节 朱子经学基础的奠定 33

一 早年杂学 33

二 由驰心空妙之域接续伊洛渊源 39

第二章 经典诠释路径与文本重心的转换 43

第一节 经典诠释的形上依据 43

一 天理论 43

二 理一分殊 48

第二节 返本开新——经典诠释路径的转变 50

第三节 朱子的“四书”学——文本重心的转换 55

一 “四书”的集结 55

二 《四书章句集注》 66

第三章 朱子训诂与义理并重的经典诠释原则 70

第一节 朱子的训诂学 70

一 信古阙疑 73

二 训诂考据要以义理为标准 75

三 于讽诵中见义理——对有声语言的重视 78

第二节 对经典的义理阐发 81

一 儒家经典的微言大义与《圣经》的四重意义 82

二 重义理阐发而不废章句训诂 84

第三节 朱子的经典释读法 88

一 熟读而精思 89

二 宁详毋略、宁下毋高、宁拙毋巧、宁近毋远 91

三 读书须是虚心切己,不可先立己见 92

第四章 朱子的经典诠释方法论 96

第一节 唯本文本意是求——语言诠释 97

一 随文解义 99

二 不以己意解经 106

第二节 穷理为先而力行终之——体验诠释 111

一 朱子的“人心同然”与施莱尔马赫的“心理移情” 112

二 朱子的切己体察与狄尔泰的体验诠释 121

第三节 格物穷理——即事诠释 129

一 理一分殊与道在日用间 131

二 格物致知,不离日用 136

第五章 朱子经典诠释的个案研究 140

第一节 朱子的《易》学诠释思想 140

一 《易》是以“形而上”说“形而下” 142

二 以象数求《易》之本指,据本指推说义理 144

三 《易》之经传相分的思想 149

第二节 朱子的《春秋》学诠释思想 153

一 看《春秋》如看史 154

二 以义理评《春秋》三传及诸家《春秋》解 157

三 《春秋》大义与言外之意 161

第三节 朱子的《诗经》学诠释思想 165

一 以义理解读《诗》之道德意义 166

二 否弃《诗序》、以《诗》说《诗》 170

第四节 朱子的《尚书》学诠释思想 177

一 考辨《尚书》真伪 179

二 “求圣人之心”——对作者原意的探求 181

三 通其所可通,毋强通其所难通 184

第五节 朱子的《礼》学诠释思想 186

一 礼为天理之节文 187

二 《礼》应与时因革,不违义理之正 191

附录一 论《孟子》一书由子学到经学的地位变迁 196

附录二 论意、象、言的诠释学意蕴 206

附录三 汉宋经典诠释方法异同考 217

主要参考文献 230

后记 237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