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实践活动的生态化问题的研究
  • 作 者:谢平振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520305813
  • 标注页数:270 页
  • PDF页数:284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84 ≥27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 1

一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

(一)问题的提出 1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7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8

(一)国外研究现状 18

(二)国内研究现状 26

三 本书的研究思路及其研究方法 31

(一)整体研究思路 31

(二)研究方法 33

四 本书的创新之处和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工作 35

(一)创新之处 35

(二)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工作 37

第一章 传统人类实践活动的生态缺失 38

第一节 人类实践活动的生态因素 39

第二节 传统人类实践活动生态缺失的内涵与外延 45

第三节 人类实践活动生态缺失的必然后果 49

一 危及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及其可持续性生存与发展 50

二 造成社会的非公平正义及人的片面性发展和人性的扭曲 54

第四节 人类实践活动生态缺失的根源 58

一 人类中心主义的实践观 59

二 社会生活的极端功利主义价值取向 63

三 生产力的非生态性发展 67

四 自然的私有化、资本化 71

本章小结 78

第二章 人类实践活动生态化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自然观 80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自然观是对人类实践活动生态缺失的哲学反思 81

第二节 人类实践活动生态化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自然观题中应有之义 89

一 实践: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 89

二 自然:人类生存发展的前提 93

三 实践活动生态化:人类生存发展的内在必然 98

第三节 人与自然在实践中的辩证和谐发展 102

一 人的社会属性自然属性的本真统一——人的自然主义完成 103

二 自然属人性的可持续化生成与发展——自然的人道主义完成 108

三 社会生产生活的整体辩证和谐——真正自由人的全面发展 114

本章小结 119

第三章 人类实践活动生态化的理论探析 121

第一节 人类实践活动生态化的内涵、外延及目的 122

一 实践活动生态化的基本内涵 123

二 实践活动生态化的外在表现 127

三 实践活动生态化的根本目的 133

第二节 人类实践活动生态化是一个发展的整体过程 137

一 实践活动目的的生态化 137

二 实践活动过程的生态化 141

三 实践活动结果的生态化 145

第三节 人类实践活动生态化的基本特征 149

一 生态优先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前提 150

二 保护性开发是自然资源利益优化配置的前提 154

三 生态自然环境安全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159

本章小结 164

第四章 人类实践活动生态化的实现路经 166

第一节 更新发展理念 167

一 树立马克思主义新型自然观 167

二 坚持科学的生态文明发展观 171

三 确立生态实践观 177

第二节 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 180

一 强化生态科技的发展与支撑 182

二 加快生态物质利益的生产与发展 187

三 推进生态区域性协作与发展 192

第三节 构建新型的社会生活模式 199

一 倡导绿色生活 200

二 推行生态消费 205

三 开展生态公益活动 209

第四节 强化政策法律制度建设 214

一 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215

二 加快法律法规的生态化修订与完善 221

三 自然的全民化、共享化 226

本章小结 233

结束语 实践活动生态化 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236

参考文献 241

后记 267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