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知识产权法  2002年修订版
  • 作 者:吴汉东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562018936
  • 标注页数:374 页
  • PDF页数:387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2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87 ≥37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编 总论 1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与范围 1

二、知识产权的性质与特征 5

三、知识产权的主体 9

四、知识产权的客体 12

五、知识产权的保护 17

六、知识产权法的概念、体系与地位 22

第二编 著作权法律制度 27

第一章 著作权法律制度概述 27

第一节 著作权的概念及演变 27

第二节 著作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28

第三节 我国近现代著作权制度的发展与变革 31

第四节 著作权的性质 35

第五节 著作权与相关民事权利的区别 38

第二章 著作权客体 40

第一节 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40

第二节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 44

第三节 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 46

第三章 著作权主体 51

第一节 著作权主体的概念及分类 51

第二节 著作权的原始主体——作者 52

第三节 著作权的继受主体——其他著作权人 54

第四节 特殊作品的著作权主体 56

第四章 著作权内容 61

第一节 著作人身权 61

第二节 著作财产权 64

第五章 著作权取得和期限 71

第一节 著作权的取得方式 71

第二节 著作权的保护期限 73

第六章 邻接权 77

第一节 邻接权概述 77

第二节 表演者的权利 79

第三节 音像制作者的权利 82

第四节 广播组织的权利 83

第七章 著作权限制 85

第一节 著作权限制概述 85

第二节 合理使用 86

第三节 法定许可和强制许可 89

第八章 著作权利用 91

第一节 著作权转让 91

第二节 著作权许可使用 92

第三节 著作权的其他利用 93

第四节 著作权合同 94

第九章 著作权管理 98

第一节 著作权行政管理 98

第二节 著作权集体管理 100

第十章 著作权法律保护 103

第一节 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认定 103

第二节 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106

第三节 著作权纠纷的调处 108

第三编 专利权法律制度 110

第十一章 专利权法律制度概述 110

第一节 专利、专利权与专利法 110

第二节 专利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112

第三节 我国专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115

第四节 专利制度的作用 123

第十二章 专利权客体 125

第一节 发明 125

第二节 实用新型 128

第三节 外观设计 130

第四节 不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 131

第十三章 专利权主体 135

第一节 专利权主体概述 135

第二节 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137

第三节 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工作单位 138

第四节 外国人 141

第十四章 专利授权条件 144

第一节 新颖性 144

第二节 创造性 149

第三节 实用性 151

第十五章 专利权取得 154

第一节 专利申请 154

第二节 专利申请的审查和批准 162

第十六章 专利权期限、终止和无效 166

第一节 专利权的期限 166

第二节 专利权的终止 167

第三节 专利权的无效 168

第十七章 专利权内容 171

第一节 专利权内容概述 171

第二节 专利权人的权利 172

第三节 专利权人的义务 176

第十八章 专利实施许可与专利权转让 180

第一节 专利实施许可 180

第二节 专利权转让 186

第十九章 专利权限制 188

第一节 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使用行为 188

第二节 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 190

第三节 专利的强制推广应用 193

第二十章 专利管理和专利代理 195

第一节 专利管理 195

第二节 专利代理 197

第二十一章 专利权法律保护 204

第一节 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204

第二节 专利侵权行为 206

第三节 专利权的法律保护 209

第四编 商标权法律制度 214

第二十二章 商标权法律制度概述 214

第一节 商标的概念和功能 214

第二节 商标的种类 219

第三节 商标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223

第二十三章 商标构成条件 227

第一节 标志的可视性 227

第二节 标志的显著性 229

第三节 标志的非冲突性 233

第二十四章 商标权取得 235

第一节 商标权的产生依据 235

第二节 商标注册的原则 238

第三节 商标注册的申请 240

第四节 商标注册申请的审查和核准 243

第二十五章 商标权内容 247

第一节 商标权的概念 247

第二节 商标权人的权利 248

第三节 商标权的续展和终止 249

第四节 商标权的限制 251

第二十六章 商标权的利用 254

第一节 注册商标的使用 254

第二节 注册商标的使用许可 256

第三节 注册商标的转让 260

第二十七章 商标权无效 263

第一节 商标权无效的概念 263

第二节 由于注册不当的无效 264

第三节 由于在先权利或合法利益的无效 265

第四节 注册商标无效的程序 268

第二十八章 商标管理 271

第一节 商标管理概述 271

第二节 商标使用管理 273

第三节 商标印制管理 277

第四节 商标文献 280

第二十九章 商标权法律保护 283

第一节 商标权利范围 283

第二节 商标侵权行为 285

第三节 法律责任及执法措施 291

第四节 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 295

第五编 其他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298

第三十章 反不正当竞争 298

第一节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298

第二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 299

第三节 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不正当竞争 300

第三十一章 商业秘密权 303

第一节 商业秘密保护制度概述 303

第二节 商业秘密的概念与构成条件 304

第三节 商业秘密权 306

第四节 商业秘密权的法律保护 307

第三十二章 厂商名称权 309

第一节 厂商名称的概念和构成要素 309

第二节 厂商名称权 310

第三节 厂商名称权的法律保护 314

第三十三章 货源标记或原产地名称权 316

第一节 货源标记或原产地名称之界定 316

第二节 货源标记或原产地名称权 318

第三节 货源标记或原产地名称权的法律保护 319

第三十四章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 323

第一节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概念与特征 323

第二节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立法保护 324

第三节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 326

第三十五章 植物新品种权 332

第一节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概述 332

第二节 植物新品种权的内容及保护 334

第六编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 340

第三十六章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概述 340

第一节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产生 340

第二节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发展与变革 341

第三节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主要途径 343

第三十七章 知识产权保护的主要国际组织 345

第一节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345

第二节 世界贸易组织 347

第三十八章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基本规范 349

第一节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349

第二节 《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 351

第三节 《保护表演者、录音制品制作者与广播组织公约》 354

第四节 《世界版权公约》 355

第五节 其他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 357

第三十九章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新制度 359

第一节 世界贸易组织的《知识产权协定》 359

第二节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因特网条约” 367

购买PDF格式(12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