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研究  基于要素适宜度视角的解  第4版
  • 作 者:郝大江著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14142570
  • 标注页数:305 页
  • PDF页数:31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16 ≥30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1引言 1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

1.2 本书的核心概念、研究思路和方法 6

1.3 本书的主要内容与框架 8

2文献综述 12

2.1 要素与要素分类 13

2.2 要素禀赋理论的演进 18

2.3 承载力理论与要素适宜度 26

3要素适宜度理论基础与测度分析(上) 32

3.1 要素内涵的拓展及划分 32

3.2 要素与经济空间特征 51

3.3 要素适宜度的定义与内涵 65

3.4 要素适宜度的特征 71

4要素适宜度理论基础与测度分析(下) 76

4.1 要素适宜度测度模型的系统性及其建立原则 76

4.2 要素适宜度测度模型的理论基础 82

4.3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要素适宜度测度模型 86

4.4 要素适宜度测度模型有效性与指标特征选择分析 90

5要素适宜度与区域经济影响机制 93

5.1 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要素适宜度 93

5.2 均衡增长、非均衡增长与要素适宜度 112

5.3 要素适宜度与其区域经济影响动力模型 120

5.4 要素适宜度对区域经济影响的动力机制 126

6区域经济不平衡与协调发展:要素适宜度视角 153

6.1 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再认识 154

6.2 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 169

6.3 要素适宜度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76

7非正式约束与经济增长 189

7.1 非正式约束理论概述 189

7.2 非正式约束与经济增长:文化视角 197

7.3 非正式约束与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文化向度视角的解释 202

7.4 一个基于文化向度的区域经济协调模型 210

7.5 基于制度向度的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正式约束的空间经济研究视角 223

8要素适宜度与经济功能区的形成 235

8.1 经济功能区的内涵及其比较分析 235

8.2 经济功能区的特征分析 242

8.3 经济功能区的完全分工与经济中心的形成 243

8.4 经济功能区的网络化与经济区域的形成 252

9京津冀地区要素适宜度实证分析 257

9.1 研究京津冀地区要素适宜度的意义 257

9.2 京津冀地区要素适宜度测度输入指标体系 258

9.3 京津冀地区要素适宜度测度输入指标体系数据处理 262

10京津冀地区要素适宜度趋势分析与提升路径选择 266

10.1 京津冀地区要素适宜度整体评价与分析 266

10.2 京津冀地区要素适宜度对经济约束层变量敏感性分析 268

10.3 京津冀地区要素适宜度对资源约束层变量敏感性分析 271

10.4 京津冀地区要素适宜度对环境、社会约束层变量敏感性分析 272

10.5 总结:京津冀地区要素适宜度提升路径 275

11结论与展望 277

11.1 本书的主要结论 277

11.2 本书的创新与不足 279

11.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282

附录20 00~2007年要素适宜度测度输入数据无量纲化结果 283

参考文献 299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