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斑斓朴厚  卫天霖研究
  • 作 者:冯旭编
  • 出 版 社: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40122720
  • 标注页数:254 页
  • PDF页数:26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66 ≥25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绪论 1

一 关于卫天霖研究的现状 1

二 基本的研究方法和框架 7

三 对材料的选择和依据 9

第二章 卫天霖油画风格成因的研究 11

一 留日背景及导师的影响 11

1.“东京美术学校”的魅力 12

2.导师藤岛武二的影响 14

3.同门生徒的比较研究 23

二 具有中国风韵的人物画《闺中》的诞生 34

1.对藤岛教育理念的成功实践 34

2.民族文化底蕴与艺术才情的展现 38

三 出身、性情与交游对画风的影响 40

1.“守身如玉”的家规国训 40

2.地域文化的沉潜与释放 42

第三章 卫天霖油画题材演进的研究 49

一 流连人物:《母亲》与《自画像》 49

二 涉猎风景:从《三座门》到《西山》 55

三 独钟静物:《白芍》与《葵花》 58

第四章 卫天霖静物画的美学价值研究 63

一 民族气质与西方技法的交融 64

1.客观遗传与主观吸收 64

2.彻底的民族油画家 68

二 “斑斓朴厚”与“浑厚华滋” 70

1.卫天霖与齐、黄的交往 71

2 西方色彩与东方笔墨在观念上的高度融合 75

三 绚烂之极归于素朴 78

1 《白芍》的境界 79

2.色彩与人品的升华 82

第五章 卫天霖油画教育实践的研究 87

一 从孔德学校到北平艺专 87

1.孔德学校,播撒美种的第一块良田 88

2.北平艺专,历练人格的另一座道场 92

二 从“北师大”到“北艺” 99

1.新中国美术教育的先声 99

2.与中央美院“分庭抗礼” 105

三 逆境中的卫天霖 114

1.敢遣春温上笔端 115

2.临终不忘美育后人 116

第六章 余论 121

一 卫天霖对中国油画民族化的贡献 121

二 卫天霖油画对当代的启示 125

【附录1】人物访谈纪要 129

王?访谈(2008年5月24日、30日,王先生家中) 129

朱鸿林访谈(2008年5月26日,朱先生家中) 129

姚今迈访谈(2008年6月1日、2009年10月27日,姚先生家中) 130

杨静访谈(2008年6月3日,首都师范大学会议室) 130

冯宝钿访谈(2008年6月9日,冯先生家中) 131

杨悦浦访谈(2008年6月12日,杨先生家中) 131

孙金荣访谈(2008年6月12日,孙先生家中) 132

卫迁访谈(2008年6月13日,首师大学生公寓) 133

孙大志访谈(2008年11月8日、2009年12月10日,孙先生家中) 133

董玉龙访谈(2008年10月26日,董先生家中;11月14日,恭王府) 134

柯文辉访谈(2008年10月27日,柯先生家中) 135

张仃电话访谈(2008年11月4日) 135

赵一唐访谈(2008年11月6日,赵先生家中) 135

文景明电话访谈(2008年11月8日) 137

刘福芳电话访谈(2008年11月17日) 137

李蒂雅电话访谈(2008年11月24日) 137

卫迅、卫迹访谈(2008年11月25日,首师大学生公寓) 137

吴冠中电话访谈(2008年11月27日) 138

李骏访谈(2009年3月10日,中国美术馆) 138

闻立鹏访谈(2009年3月10日,中国美术馆) 139

【附录2】卫天霖年表 141

【附录3】卫天霖作品总目 175

【跋语】油画本质与民族化——写在《斑斓朴厚:卫天霖研究》后面 239

后记 253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