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文化魅影  中国电视剧文化研究
  • 作 者:张慧瑜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106044909
  • 标注页数:255 页
  • PDF页数:262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62 ≥25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 1

第一节 作为大众文化的电视剧及其政治功能 1

第二节 主流价值观的重构 7

第三节 社会伤口与文化治疗 10

第四节 国产电视剧的三重转型 12

第五节 “重写历史”与新的主体 18

第一章 新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历史记忆与主流价值观 26

第一节 “英雄传奇”的谱系与改写 28

第二节 “历史与冷战记忆”的缝合与和解 43

第三节 “社会伤口”的遮蔽与呈现 51

第四节 无法清除的“怪味”与精神治疗 56

第五节 批判知识分子的位置 59

第二章 谍战题材影视剧:后冷战改写与文化征候 62

第一节 跨越冷战、后冷战的谍战片 63

第二节 谍战剧的演变:从“女特务”到“兄/长” 66

第三节 《潜伏》:忠诚、背叛与被杀死的“信仰” 70

第四节 《渗透》与谍战剧的新功能 76

第五节 《北平无战事》与民国史观 81

第三章 工人题材影视剧:后工业时代与两种工人故事 87

第一节 他者的“魅影”与后工业社会的浮现 88

第二节 从“外来妹”到社会底层:“农民工”形象的变迁 95

第三节 《大工匠》与“工人阶级”的文化乡愁 109

第四节 打开锈住的记忆 122

第五节 “视而不见”的主体 126

第四章 主旋律题材影视剧:与“革命”握手言和 129

第一节 主旋律的叙事困境 129

第二节 “红剧”绽放与主流价值观的重建 137

第三节 作为修辞的“墓碑” 141

第四节 长征故事与《十送红军》的意义 147

第五节 “平凡的世界”如何可能 151

第五章 现实题材影视剧:家庭伦理与文化怀旧 155

第一节 产业转型与“限娱令”的市场效应 155

第二节 当代家庭伦理剧的文化功能 159

第三节 “怀旧剧”的文化想象与“80年代”的浮现 164

第四节 《乡村爱情》系列剧中的农村想象 166

第五节 《老农民》为何看起来如此“老” 168

第六章 宫廷题材影视剧:“宫廷”的蜕变与权力想象 172

第一节 “宫斗”乍起 172

第二节 “江湖”的消失,“后宫”的浮现 176

第三节 从“宫廷”到“后宫” 178

第四节 理性化的“铁笼”与“政治”想象的危机 180

第五节 “腹黑女”变身“情怀男” 183

第七章 青春题材影视剧:青春文化和社会变迁 185

第一节 青春文化的由来 186

第二节 青春剧的正能量与腹黑化 188

第三节 《蜗居》与中产梦的幻灭 192

第四节 《浮沉》中的白领视野与国企想象 208

第五节 《欢乐颂》与阶层分化时代的职场剧 215

第八章 抗战题材影视剧:以胜利者的名义与新的抗战记忆 225

第一节 后冷战时代的抗战叙述与主体位置的悬置 225

第二节 以“胜利者”的名义 233

第三节 抗日战争的性质与两种史观的转变 235

第四节 抗战胜利的暧昧性与被遮蔽的历史叙述 237

第五节 抗战影视剧的五种创作类型 240

结语 国产剧的文化创造力 245

参考文献 249

后记 253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