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中医脉学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中医脉学
  • 作 者:杨杰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30466698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2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第一章 脉诊的基础理论研究 1

一、与“脉”相关的几个术语 1

二、脉名的发展演变历程 3

三、脉名的构成 5

(一)脉名的结构 5

(二)脉名用词的方式 7

四、兼脉名称的构成 9

(一)兼脉名称内部构成优化的规律 9

(二)兼脉名称构成的方式 11

(三)兼脉名称的称谓形式 13

五、脉名的归纳 15

(一)脉的分类法 15

(二)脉的分级法 19

六、脉名研究的意义 20

(一)理解“脉”的方法 20

(二)规范“脉”的思路 24

(三)注意事项 29

第二章 脉学内涵的基础理论研究 30

一、脉的内涵 30

(一)脉的本质 30

(二)脉的功用 31

二、脉特征共性的探讨 34

(一)脉形属性各要素的层级变化 35

(二)脉法各要素层级变化的八纲辨证病机 40

(三)脉的属性层级特征与八纲关系的概要 53

第三章 脉象名称的研究 55

一、平脉 55

二、非典型脉 56

三、正式命名脉 68

第四章 古籍中的常用脉 79

一、浮脉 79

(一)脉象特征 79

(二)脉形变化的影响机制 87

(三)主病 89

(四)兼脉 92

(五)分部 99

二、沉脉 103

(一)脉象特征 103

(二)脉形变化的影响机制 111

(三)主病 113

(四)兼脉 115

(五)分部 120

三、迟脉 122

(一)脉象特征 122

(二)脉形变化的影响机制 130

(三)主病 131

(四)兼脉 133

(五)分部 136

四、数脉 137

(一)脉象特征 137

(二)脉形变化的影响机制 144

(三)主病 145

(四)兼脉 148

(五)分部 150

五、虚脉 151

(一)脉象特征 151

(二)脉形变化的影响机制 159

(三)主病 159

(四)兼脉 160

(五)分部 163

六、实脉 163

(一)脉象特征 164

(二)脉形变化的影响机制 172

(三)主病 172

(四)兼脉 173

(五)分部 175

七、滑脉 176

(一)脉象特征 176

(二)脉形变化的影响机制 183

(三)主病 184

(四)兼脉 186

(五)分部 189

八、涩脉 190

(一)脉象特征 190

(二)脉形变化的影响机制 200

(三)主病 200

(四)兼脉 202

(五)分部 203

九、紧脉 205

(一)脉象特征 205

(二)脉形变化的影响机制 213

(三)主病 214

(四)兼脉 215

(五)分部 216

十、弦脉 218

(一)脉象特征 218

(二)脉形变化的影响机制 225

(三)主病 226

(四)兼脉 228

(五)分部 230

十一、缓脉 231

(一)脉象特征 232

(二)脉形变化的影响机制 241

(三)主病 241

(四)兼脉 242

(五)分部 244

十二、细脉 246

(一)脉象特征 246

(二)脉形变化的影响机制 252

(三)主病 253

(四)兼脉 255

(五)分部 256

十三、芤脉 258

(一)脉象特征 258

(二)脉形变化的影响机制 267

(三)主病 267

(四)兼脉 268

(五)分部 269

十四、促脉 271

(一)脉象特征 271

(二)脉形变化的影响机制 277

(三)主病 277

(四)兼脉 279

(五)分部 279

十五、结脉 279

(一)脉象特征 279

(二)脉形变化的影响机制 286

(三)主病 287

(四)兼脉 288

(五)分部 289

十六、代脉 290

(一)脉象特征 290

(二)脉形变化的影响机制 300

(三)主病 300

(四)兼脉 302

十七、长脉 302

(一)脉象特征 303

(二)脉形变化的影响机制 309

(三)主病 309

(四)兼脉 311

(五)分部 313

十八、短脉 313

(一)脉象特征 314

(二)脉形变化的影响机制 319

(三)主病 319

(四)兼脉 321

(五)分部 322

十九、洪脉 323

(一)脉象特征 324

(二)脉形变化的影响机制 330

(三)主病 331

(四)兼脉 333

(五)分部 334

二十、微脉 335

(一)脉象特征 336

(二)脉形变化的影响机制 342

(三)主病 343

(四)兼脉 344

(五)分部 346

二十一、濡脉 348

(一)脉象特征 348

(二)脉形变化的影响机制 355

(三)主病 355

(四)兼脉 356

(五)分部 357

二十二、弱脉 358

(一)脉象特征 358

(二)脉形变化的影响机制 364

(三)主病 364

(四)兼脉 366

(五)分部 366

二十三、伏脉 367

(一)脉象特征 368

(二)脉形变化的影响机制 373

(三)主病 374

(四)兼脉 375

(五)分部 376

二十四、牢脉 377

(一)脉象特征 377

(二)脉形变化的影响机制 383

(三)主病 383

(四)兼脉 384

(五)分部 385

第五章 脉诊研究中的复杂性科学 387

一、脉诊内涵的复杂性 388

二、脉诊研究中复杂性科学的方法 390

三、脉动信息关键技术 393

购买PDF格式(12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