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刘隽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00092759
- 标注页数:198 页
- PDF页数:204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04 ≥19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1章 序言 1
1.1道德的怪异与“是—应当”问题的提出 1
1.2“是—应当”问题的研究现状 4
1.3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第2章 休谟的困惑 17
2.1休谟道德哲学的特点 18
2.2对理性主义的批判 25
第3章 不可定义的“善” 32
3.1不可定义的“善” 32
3.2古希腊传统中的“善” 43
3.3道德语词的含义 47
第4章 语词的涵义与指称 52
4.1“弗雷格—罗素”摹状词理论 52
4.2因果关系的指称理论 62
4.3可能世界与本质主义 72
4.4涵义与指称 79
第5章 道德判断的诸面相 87
5.1道德判断与情感主义 87
5.2道德判断与规约主义 99
第6章 道德推理 108
6.1“休谟法则”的确立 108
6.2“标准解释”及其论争 111
6.3由“是”推出“应当” 117
6.4将“应当”还原为“是” 121
6.5弗雷格—吉奇问题 126
第7章“是”与“应当”的语义分析 133
7.1“是”的语义学特征 133
7.2道德语言中的“应当” 139
第8章 道德基础的客观性 150
8.1“是”与“应当”二分的崩溃 150
8.2道德属性的特征 159
第9章 结语 170
9.1“事实”概念的演变 170
9.2“是—应当”问题的解答 174
9.3“是—应当”问题的理论意义 175
参考文献 179
英文部分 179
中文部分 187
人名索引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