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皇甫晓涛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03440922
- 标注页数:226 页
- PDF页数:247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47 ≥22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鲁迅的新文化缔造:现代文化与新人文的双重创辟 1
第一节 进化论的系统阐释与理论倡导:现代中国从科学走向人文的双重文化缔造 2
第二节 《科学史教篇》:现代社会的科学起点与人文基础的历史创构 4
第三节 《文化偏至论》的双重文化批判与复合创造主张 5
第四节 审美创造与文化创造:鲁迅文学创作的新文化创造母题 6
第二章 鲁迅的新文化母题与现代诗学意象 7
第一节 夜与鲁迅的意象 7
第二节 民俗事象与文化缔造的巨人之思 20
第三章 从鲁迅到萧红的新文化重构——《马伯乐》的出现与没有死去的阿Q时代 26
第四章 一个外国学者“发现”的中国现代女作家——萧红现象的提出及其它 37
第五章 萧红和她的小说创作与新文化的困惑——一种文化现象的理论思考 40
第六章 群体、个体与集体——《生死场》与中国现代文化的重构 43
第七章 反帝与反封——《生死场》与中国现代文化思想的另一矛盾症结 52
第八章 《生死场》的多层意蕴与中国现代文化思想的多元结构 55
第九章 扶桑之旅:梦回呼兰河——萧红的日本之旅与《呼兰河传》 69
第十章 寻找转折点——《呼兰河传》与新文化的重构 73
第十一章 春的悲吟与爱的呼唤——《小城三月》翠姨的情感方式及其悲剧意味 87
第十二章 一个中国男人和一个“西方”女性的故事——关于两萧的情感方式及其行为背景的文化学描述 97
第一节 关于两萧的出身及其性格背景 98
第二节 两萧相遇与两种文化性格的心理悲剧 101
第三节 两萧的艺术行为与《生死场》和《八月的乡村》的审美差异 109
第十三章 童年、故土与叛逆的一代 111
第一节 出走的娜拉 111
第二节 “大时代”的孤魂 113
第三节 现代女性的“死亡之谷” 114
第四节 历史的隐怀 115
第五节 文化悬案 116
第十四章 不可重复的文本与寻找自我的弧光 119
第十五章 美的夭亡与爱的终结 121
第十六章 写给未来人的“伟大孤寂”——萧红小说的接受角色问题及其它 125
第十七章 批判与超越——萧红小说民俗事象的文化意蕴 133
第十八章 战士之戟与女神之吟——萧红《呼兰河传》与《回忆鲁迅》书写文化形态的跨文本阐发 137
第十九章 与萧红研究相关的几个理论问题 161
第一节 关于小说散文化的理论思考 161
第二节 关于现代文学幽默品格的理论探讨 181
第三节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整体思考 199
第四节 勃朗特姐妹文学创作中的“隐形人” 209
附录《萧红现象》原版序跛与书评 213
后记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