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现代汉语色彩词立体研究
  • 作 者:加晓昕著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36477766
  • 标注页数:258 页
  • PDF页数:275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75 ≥25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引言 1

一、研究对象、材料、方法、目的及框架 1

(一)研究对象 1

(二)研究材料 3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策略 3

(四)研究目的 6

(五)研究框架 8

二、色彩词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8

第二章 色彩及色彩的特征 16

一、色彩及其物理属性 16

(一)什么是色彩 16

(二)色彩的色环排序 17

(三)色彩的物理属性 18

二、色彩的心理感受 19

(一)人们对色彩的心理感受及原因分析 20

(二)色彩的二元对立的特征 23

三、本章小结 24

第三章 色彩词的词汇分析 25

一、关于色彩词的命名 25

(一)“颜”“色”之考辨 25

(二)“色彩词”的命名 27

二、色彩词词汇的构词 28

(一)色彩词及构词类别 28

(二)单音色彩词 30

(三)复音色彩词 55

三、本章小结 105

第四章 色彩词(素)的语义分析 107

一、色彩词语义分析 107

(一)色彩词的语义 107

(二)辨色色彩词“青”语义分析 114

二、含彩词的色彩语素义分析 117

(一)色彩语素义同词义的关系 117

(二)色彩语素义类型 119

三、色彩语素义发展演变的深层机制 122

(一)语用的羡余信息——语义丰富的途径 122

(二)完型心理——语义成活的契机 124

(三)突显特征——语义发展的动力 127

四、色彩词“褐”的词汇语义演变及使用特征 129

(一)对“褐”词义的验察 129

(二)“褐”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情况考察 135

第五章 色彩词语法分析 141

一、色彩范畴词汇系统词性诸问题辨疑 141

(一)问题的提出 141

(二)相关问题的思考 144

(三)几点认识 149

二、辨色类色彩词的语法分析 151

(一)形容词性辨色色彩词的语法特征 152

(二)名词词性辨色色彩词的语法特征 157

(三)关于辨色色彩词的动词词性的分析 158

(四)几类特例的再探讨 162

三、指色类色彩词的语法分析 174

(一)指色类色彩词的类别 174

(二)指色类色彩词的语法特征 174

四、描色类色彩词的语法分析 176

(一)描色类色彩形容词 177

(二)描色类色彩名词 180

(三)描色类色彩动词 182

五、四川方言中的色彩词语法研究 184

(一)四川方言中辨色词的语法研究 185

(二)四川方言中指色词的语法研究 185

(三)四川方言中描色词的语法研究 186

六、本章小结 187

第六章 色彩词的语用分析 189

一、具有美辞效果的常规用法 189

(一)物色再现的写实性 189

(二)句法结构的丰富性 191

(三)表达雅俗的相谐性 202

(四)意中象境的优美性 203

(五)繁简相辅的精当性 204

二、具有特殊表达效果的超常搭配 206

(一)色彩词超常前置定语及分布情况 206

(二)色彩词超常前置定语的衍生规律及形成原因 215

(三)超常前置定语和色彩词配置途径及表达效果 224

三、色彩运用的个案分析——以苏童小说为例 234

(一)客观的色彩,静态的绚丽——物境 234

(二)写意的色彩,别有的深意——妙境 236

(三)独特的视角,寻味的意蕴——神境 238

四、本章小结 241

第七章 结语 243

一、本课题研究得到的结论 243

二、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及创新点 248

(一)本课题研究的价值 248

(二)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249

三、与本课题相关的后续研究 250

参考文献 252

后记 257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