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台湾“国家认同”问题概论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台湾“国家认同”问题概论
  • 作 者:刘红著
  • 出 版 社:北京:九州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10822629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第一章 台湾“国家认同”特殊性分析 3

第一节 台湾“国家认同”的相关概念 3

一、关于“国家认同”的概念 3

二、关于台湾的“国家认同” 5

第二节 台湾“国家认同”的相关性 7

一、关于“原生领域的认同” 7

二、关于“现实领域的认同” 9

第三节 台湾“国家认同”的历史性 11

一、台湾早期发展阶段“国家认同”的特点 11

二、“军事戒严”时期“国家认同”的稳定 14

三、“宪政改革”时期“国家认同”的变化 17

四、“台独执政”时期“国家认同”的多元 21

第四节 台湾“国家认同”的特殊性 25

一、台湾“国家认同”的基本特点 26

二、台湾“国家认同”的基本情况 32

第五节 “台独国家认同”的危害性 36

一、“台独”蔓延的社会文化土壤 36

二、台湾政治动乱的理论依据 37

三、西方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 38

四、两岸关系紧张的政治根源 39

第二章 影响台湾“国家认同”变化的因素分析 43

第一节 台湾“国家认同”的原生基础 43

一、民族因素 43

二、历史因素 45

三、文化因素 46

四、实力因素 47

第二节 台湾“国家认同”的政治干扰 48

一、专制统治与省籍矛盾激化 48

二、坚持反共意识形态 50

三、两岸封锁与两岸隔绝 51

四、坚持“法统”与“两个中国”政策 53

第三节 台湾“国家认同”的变化因素 54

一、两岸分离的形成 55

二、发展道路的不同 56

三、双方“差异”的出现 58

第四节 台湾“国家认同”的反向引导 74

一、“住民自决论”与误导的提出 75

二、“特殊两国论”与误导的启动 76

三、“一边一国论”与误导的加深 79

四、不放弃“台独”与误导的继续 82

第五节 台湾“国家认同”的现实因素 86

一、接受“九二共识”与正面引导 87

二、“三不政策”与负面影响 90

第六节 台湾“国家认同”的国际干扰 92

一、西方扶持“台独”是最早的误导 93

二、美国插手“台湾问题”是直接的误导 94

三、推行“双轨政策”是现实的误导 97

第七节 台湾“国家认同”的片面引导 103

一、台湾媒体的发展 104

二、传媒功能与影响 106

三、传媒与“国家认同” 109

第三章 台湾“国家认同”的现实难点 117

第一节 台湾“国家认同”的转变难点 117

一、两岸政治对立与“国家认同” 117

二、两岸关系阶段性与“国家认同” 124

三、两岸交流的认识与“国家认同” 129

第二节 “国家认同”问题的阶段性认定 133

一、和平统一是两岸关系的最高阶段 134

二、和平发展是两岸关系的重要阶段 136

三、和平发展与和平统一阶段的特点 140

四、现阶段台湾“国家认同”的评估 144

第三节 影响台湾“国家认同”变化的基本要素 148

一、普遍的民意因素 148

二、稳定的传统因素 156

三、待变的政治因素 159

四、可变的结构因素 163

第四章 中华文化与台湾“国家认同” 171

第一节 两岸文化都是中华文化 171

一、内涵和思想上的同质性 172

二、特点和影响上的共同点 175

第二节 两岸文化“差异”的影响 178

一、有利于两岸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178

二、岛内政治力量利用文化“差异” 180

三、“差异”与“国家认同” 182

第三节 西岸文化交流的全面展开 185

一、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全面展开 185

二、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基本特点 191

三、中华文化的促进交流和整合功能 194

第四节 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功能分析 197

一、启动两岸政治协商的意识准备 197

二、促进两岸经济交流的持久动力 199

三、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专业平台 200

四、推进两岸社会认同的重要途径 202

第五章 和平发展巩固和深化背景概述 207

第一节 台湾政治生态与“国家认同”的引导 207

一、马英九连任成功与力堵“台独执政” 207

二、国民党主政防止“台独势力”复辟 212

三、民进党准备重返执政坚持“台独” 216

四、蓝绿较量与政治认同的社会基础 220

第二节 两岸关系有利于台湾认同问题的引导 222

一、和平发展巩固和深化阶段的到来 223

二、巩固和深化是为再创新局创造条件 225

三、巩固和深化是要化解和平发展的阻力 228

第六章 影响和引导台湾“国家认同”的路径 237

第一节 充分认识“一个中国认同”的特殊意义 237

一、贯彻和平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 237

二、做好台湾人民工作的检验标准 239

三、扩大两岸交流合作的深层源泉 241

四、推动两岸和平统一的信念基础 242

五、台湾内部政治构成的调节杠杆 245

第二节 营造引导台湾“国家认同”的文化氛围 248

一、正视两岸文化交流合作中的问题 248

二、扩大两岸文化交流的基本设想 252

三、适时商签《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 257

第三节 营造引导台湾“国家认同”的社会氛围 262

一、坚持“九二共识”,累积政治互信 263

二、争取台湾民心,增加“一中认同” 268

三、贯彻中央精神,开展绿营工作 279

四、做好国际工作,发挥外交优势 283

五、加强学术研究,探讨深层问题 289

主要参考资料 292

一、文献和书目 292

二、报刊和媒体 298

后 记 301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