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中国已佚实录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 历史地理
中国已佚实录研究
  • 作 者:谢贵安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32569113
  • 标注页数:454 页
  • PDF页数:462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4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62 ≥45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一、实录与已佚实录 1

二、学界研究实录的既有成果 3

三、实录起源问题探寻 7

四、实录在目录学上的分类及其地位的升沉 11

五、已佚实录佚于何时 17

六、“实录”非帝专有但颇欲垄断 24

七、“实录体”体裁的确立 29

八、古代实录的价值与功能 42

第一章 十六国南北朝实录研究 47

第一节 北方实录辨析 47

第二节 南朝萧梁:实录体的正源 49

第二章 唐实录研究(上) 54

第一节 唐实录的修纂制度 54

一、唐实录修纂机构——唐代史馆 54

二、实录修纂的史料保证:唐代其他书史修纂机构与制度 60

三、在外修史制度与唐实录的修纂 65

四、唐代帝王的自省意识与史馆的直书精神 67

五、唐代实录修纂的升赏制度 70

六、唐实录修纂与唐代国史 72

第二节 唐实录的修纂过程 76

一、唐高祖与唐太宗实录的修纂过程 76

二、唐高宗与武则天实录的修纂过程 82

三、唐中宗与唐睿宗实录的修纂 90

四、唐玄宗、肃宗与代宗实录的修纂过程 95

五、唐德宗、顺宗与宪宗实录的修纂过程 102

六、穆宗、敬宗、文宗实录的修纂过程 117

七、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哀宗实录的修纂过程 122

第三节 唐实录的修纂人员 134

一、唐代前期诸朝实录修纂人员 134

二、唐代中期诸朝实录修纂人员 147

三、唐代后期诸朝实录修纂人员 159

第三章 唐实录研究(下) 171

第四节 唐实录的体裁与体例 171

一、唐实录体裁的编年特征 171

二、唐实录体裁的纪传特征 174

三、编年形式与纪传形式有机整合成唐实录的独特体裁 179

四、档案的融入:唐实录的另一特征 182

五、唐实录的编纂和裁剪特例 183

六、唐代各朝实录并非体例完全统一的著作 189

第五节 唐实录的政治影响与学术价值 190

一、唐实录的政治影响 190

二、唐实录在涉唐史书群落中的重要地位 198

三、唐实录在叙事及考证上的史料价值 214

第六节 唐实录的曲笔与讹误 234

一、唐前期实录的诋讳 234

二、唐中期实录的诬饰 242

三、晚唐党争与实录修纂 245

四、唐实录的无意之误 251

第七节 唐实录的传播与评价 259

一、修纂过程中的传阅和扩散 259

二、修成后的阅读和传播 260

三、唐实录的历代评价 262

第四章 五代十国实录研究 266

第一节 五代十国实录修纂机构 266

一、五代十国修纂机构史馆的设置与运行 266

二、五代十国史馆中的史官设置 270

三、五代十国实录基本成于史馆 271

四、五代十国其他修史机构与制度 274

第二节 五代十国实录的编修体例 276

一、五代十国实录的编纂体例 276

二、五代十国实录中的传记 277

第三节 五代十国实录的修纂过程 281

一、后梁实录 281

二、后唐实录 286

三、后晋实录 294

四、后汉实录 296

五、后周实录 302

六、十国实录 307

第四节 五代十国实录的修纂人员 316

一、后梁实录修纂人员 316

二、后唐实录修纂人员 319

三、后晋实录修纂人员 321

四、后汉实录修纂人员 324

五、后周实录修纂人员 326

六、十国实录修纂人员 328

第五节 五代十国实录的史料价值与历史影响 330

一、五代十国实录是后世修纂五代史的基本史料及依据 330

二、作为史源的五代十国实录对史流的校正作用 332

三、五代十国实录内容的丰富与记事的可靠 333

四、从实录与传闻、野史之间的关系看其史料价值 337

第六节 五代十国实录的失误 340

一、五代十国实录的无意之误 340

二、五代十国实录修纂的讳饰与诬诋 343

三、史源实录之误导致史流之讹 346

第五章 辽夏金元实录研究 349

第一节 辽夏实录 349

一、辽朝修史制度的确立 349

二、辽实录的修纂 351

三、西夏实录 358

第二节 金实录 359

一、金朝修史制度的建立 359

二、金实录的修纂过程(上) 362

三、金实录的修纂过程(下) 371

四、金实录的流传与存佚 378

第三节 元实录 384

一、元朝实录修纂制度的确立 384

二、元实录回归编年体及其原因 390

三、从元太祖至裕宗实录的修纂过程 393

四、元顺宗、成宗、武宗、仁宗实录修纂过程 399

五、从元英宗至宁宗实录的修纂过程 404

六、元实录的修纂人员 412

七、元实录的价值 432

余论 437

参考文献 440

一、史料 440

二、专著 445

三、论文 446

后记 453

购买PDF格式(14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