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王延箴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801467205
- 标注页数:252 页
- PDF页数:282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82 ≥25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上编 渊明其人 3
继言志 开缘情 情志理趣交融写自然 自然写 自然而然创新第一章 尚志是陶渊明的精神支柱 3
一 慨然述志 3
二 立志基础 13
三 陶诗“言志”的人文风范 23
第二章 缘情是陶令的人生灵魂 25
一 渊明诗文的“缘情” 25
二 情志交融的渊明诗文 31
三 渊明诗文缘情的文学价值 33
第三章 求真是五柳先生的自然本色 40
一 渊明诗文中之“真” 40
二 渊明诗文中“真”的历史价值 48
第四章 探理是陶彭泽的生活动力 55
一 渊明探理踪迹 55
二 渊明哲理诗的特点 66
三 渊明哲理诗的历史地位 73
第五章 自然而然是陶公的为文准则 80
一 自然的陶渊明诗文 80
二 陶渊明诗文的自然 91
三 陶渊明诗文创作的自然而然 94
四 陶渊明诗文自然而然的文化源流 99
五 陶渊明自然而然艺术准则的文化意蕴 111
下编 专题研究 115
考早稻 辨枯槁 意在清源正本研陶史 盛不衰 皆缘人品诗品一 正本篇第一篇 陶诗《早稻》考 115
一 中国古文献中的稻作记载 116
二 陶诗《西田获稻》的写作年代 121
第二篇 陶诗《早稻》评 126
一 质疑由来 126
二 “九月中西田”所获为“晚稻”说 127
三 “九月中西田”所获为“旱稻”说 131
四 “九月中西田”所获为“早稻”说 135
第三篇 陶诗《恨枯槁》辨(之一) 138
一 杜甫对陶渊明是熟知的 138
二 杜甫的“评陶诗”不是写于乾元二年 139
三 “评陶诗”不是杜甫成熟时期的定见 143
第四篇 陶诗《恨枯槁》辨(之二) 156
一 效法渊明,拟意为诗 156
二 探索诗意,力求发展 159
三 原引陶诗“车马”句,感悟“心远地自偏” 164
第五篇 陶渊明栗里故里考 169
一 关于上京 170
二 关于南村 170
三 关于葬地 175
二 探索篇 178
第一篇 试论陶渊明的《形影神三首》 178
一 《形影神三首》的写作背景 178
二 《形影神三首》是在争辩中诞生的 187
三 《形影神三首》的历史贡献 199
第二篇 略论陶渊明的“杂诗” 203
一 陶渊明的“杂诗”不是现在的十二首 203
二 “杂诗”内容的三次变迁是陶诗研究演化的标志 206
第三篇 试论陶渊明的拟古诗 218
一 关于古诗 218
二 关于拟古诗 220
三 关于陶渊明的拟古诗 222
四 关于陶渊明拟古诗的传承意义 224
第四篇 读陶渊明年谱随想 228
一 历代《陶谱》中争辩的主要问题 228
二 争辩的主要缘由 231
三 几点随想 236
第五篇 读陶渊明集出版史料随想 239
一 陶集文本形式的沿革 239
二 陶集文本内容的沿革 241
三 古籍流传与陶集沿革 243
四 陶集何以流传至今 245
主要参考书目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