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意·韵·禅  黄庭坚书法美学思想源流探析
  • 作 者:姚洪磊著
  • 出 版 社: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39470535
  • 标注页数:180 页
  • PDF页数:190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90 ≥18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上篇:“尚意”思潮与“写意”书法 15

一、“意”从何来?——“意”义“前传” 17

1.孔子:“圣人立象以尽意” 17

2.庄子:“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 18

3.荀粲、王弼、嵇康:“言不尽意” 19

4.欧阳建:“言尽意” 24

5.“意”之所指的不同理解 25

6.“言意之辨”深化了“意”的内涵 26

7.魏晋“玄学”背景下的“意”义发展 29

8.南北朝“意”论:形质与神采 30

9.唐之尚“法”为宋之尚“意”埋下伏笔 31

二、“尚意”书风:寓性情于笔墨 34

1.“寓意”之说,引领思潮 34

2.心性本体,主导创作 38

3.书者之“意”,化于笔法 45

4.主体性情,现于笔墨 55

三、“意”在当代:“写意”书法的多种取向 61

1.回归物象——“现代书法”中的实象表“意” 62

2.离于字象——“书法主义”中的抽象表“意” 68

3.“意”乱情迷——“流行书风”中对“四宁四毋”论的曲解夸张 71

4.雄强质朴——“新古典主义”的“意态”追求 75

5.“当代中国写意书法”——21世纪的——种新主张 79

中篇:书法审美对“韵”的追求 89

一、“韵”义演变 91

1.从音乐到文学 91

2.由品人至品画 92

3.诗、书、画的审美标杆 93

4.有“余意”方为“韵” 94

二、书法之“韵”的实现 96

1.“韵胜”的前提:“绝俗” 96

2.“绝俗”的前提:学养、胸次 101

三、“韵味”两种——黄庭坚与王羲之的不同 104

1.王“韵”的美学内涵与生成背景 106

2.黄“韵”的美学内涵与生成背景 110

四、“尚韵”不息——杨守敬对黄庭坚书学思想的传承 116

1.山谷笔墨技法,惺吾揣摩效仿 116

2.山谷美学观念,惺吾承袭弘扬 117

3.山谷创新理念,惺吾奉为准则 121

下篇:从“文字禅”到“书法禅” 125

一、禅宗之“禅” 127

1.此“禅”非彼“禅” 127

2.西土诞生,传入中国 128

3.以心传心的“禅” 129

4.禅宗思想对黄庭坚的影响 132

二、宋代的“文字禅”与黄庭坚“引禅入书” 136

1.“文字禅”概说 137

2.黄庭坚“引禅入书”的方法探析 139

1)审美:以禅眼观照书意 139

2)创作:以禅心参入笔法 142

3.“悖论”:山谷书法为何少见禅意? 145

三、当代的“禅意书法”与“书法禅” 149

1.词源探究:书法即为佛法 149

2.书法与“禅”:内旨契合,互为体用 151

3.“书法禅”的要义:禅宗意趣的笔墨心传 153

4.“书法禅”与“写意书法”:皆出于心而意境分殊 156

5.“书法禅”的审美形态:“空寂”或“宕轶” 160

余论 169

后记 177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