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系统科学视野下的知识产权
  • 作 者:杨雄文著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03696466
  • 标注页数:226 页
  • PDF页数:237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37 ≥22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言 1

第一章 知识产权法研究的问题和方法 12

第一节 体系基础认同分歧:当代中国知识产权法研究的现状 14

一、认同分歧的总体表现 14

二、认同分歧的一般表现 17

第二节 引发体系基础认同分歧的原因 26

一、权利文化有待进一步发展和积淀 27

二、现代新型消费及其相关文化不断冲击 30

三、观念和技术的发展超出传统法律的知识储备 32

四、社会转型引发思想多元化 35

五、国内外各种压力不断增大 38

第三节 系统科学:消减体系基础认同分歧的一种对策 40

一、科学理性对于知识产权研究的重要性 41

二、方法论对于保障科学理性的关键性 43

三、方法转向在当代知识产权研究中的必要性 45

四、系统科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方法转向的一个着力点 50

第二章 知识产权法研究的系统科学理论基础 55

第一节 系统科学及其在法学中一般理论贡献 56

一、系统科学的发展历史及其在法学中的映显 57

二、系统科学的主要思想及其法学应用的基本立场 68

三、系统科学与现代性、后现代性的关系 76

四、“关系”思维——学科理论增长的渊源 81

第二节 法学视野下的系统科学 87

一、系统科学与其他法学方法的关系 87

二、系统观与体系化的关系 90

三、系统恰当——系统科学应用成败的关键 95

四、知识产权与系统科学的近亲关联 98

第三章 知识产权法体系的建构 102

第一节 关于知识产权对象的反思 102

一、从“关系”认识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对象问题 103

二、知识作为知识产权对象的合理性 113

三、“信息有序组合”:对知识本质的解读 119

四、从知识的本质到知识产权的概念 126

第二节 关于知识产权法价值原则的反思 132

一、创造性要求:知识产权法的价值认知 132

二、鼓励创造与分配伦理:知识产权法的价值评判之一 142

三、私权与公共政策:知识产权法的价值评判之二 148

第四章 知识产权制度正义性 158

第一节 正义与非正义的系统观理解 159

第二节 对财产权劳动学说的评析 165

一、先决条件与资源有限 165

二、劳动与创造 167

第三节 对人格理论的评析 171

一、人格与熵序 172

二、人格理论与“思想与表达二分法” 175

三、人格权在知识产权法中的命运 186

第四节 对激励论的评析 192

一、激励与熵变 193

二、激励论与利益分配 195

结语 202

参考文献 209

后记 224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