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洼里村志pdf电子书下载 > 历史地理
洼里村志
  • 作 者:胡孝泽主编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807541875
  • 标注页数:287 页
  • PDF页数:331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31 ≥28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洼里要览 1

大事记 5

第一篇 建置 26

第一章 地理位置 26

第二章 历史沿革 26

第二篇 自然环境 28

第一章 地质 地貌 28

第一节 地质 28

第二节 地貌 28

第二章 气候 29

第一节 气候特征 29

第二节 气温 地温 霜期 30

第三节 降水 30

第四节 日照 云 风 气压 31

第三章 水文 33

第一节 河流 33

第二节 地表水 33

第三节 地下水 33

第四章 土壤 34

第五章 资源 34

第一节 土地资源 34

第二节 水资源 39

第三节 矿产资源 40

第四节 动植物资源 40

第六章 自然灾害 41

第一节 洪涝灾害 41

第二节 虫灾 42

第三篇 村庄建设 43

第一章 村庄规划 44

第二章 房屋建设 45

第一节 住宅 45

第二节 公用建筑 47

第三章 街巷 50

第一节 街道 50

第二节 小巷 50

第三节 街道规划建设 51

第四章 环境建设 51

第一节 环境保护 51

第二节 园林绿化 51

第五章 基础设施建设 53

第一节 供水与排污 53

第二节 供电 54

第三节 电信 57

第四节 邮政 58

第五节 工程动迁 58

第六章 旧村改造 59

第四篇 社会生活 62

第一章 居民 62

第一节 人口 62

第二节 姓氏 族谱 64

第三节 人口结构 69

第四节 婚姻家庭 72

第五节 计划生育 73

第二章 居民生活 78

第一节 住房 78

第二节 饮食 79

第三节 生活用品、用具 80

第四节 村民福利 82

第三章 农村社会保障 88

第一节 农抚、优抚、救济 88

第二节 扶贫 91

第三节 养老保险 91

第四节 老有所养 92

第四章 风俗 97

第一节 节日 97

第二节 陋习 100

第三节 喜事 100

第四节 丧葬 102

第五节 亲友称呼 103

第五篇 经济 104

第一章 农业 106

第一节 农业经济体制变革 106

第二节 改土治水 112

第三节 种植业 116

第四节 饲养业 119

第五节 林业 123

第六节 农业管理 124

第二章 工业 126

第一节 队办工、副业 126

第二节 私营企业 135

第三节 商业、服务业 139

第四节 建筑业 145

第五节 招商引资 146

第三章 企业管理 158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58

第二节 合同管理 159

第三节 财务管理 160

第四节 人才管理 160

第五节 建章立制 160

第四章 财税、金融 164

第一节 田赋与税捐 164

第二节 工商税 165

第三节 金融 169

第六篇 政治 171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洼里村组织 171

第一节 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171

第二节 村党组织党员大会 173

第三节 党员 174

第四节 党的组织活动 174

第二章 村级组织机构 179

第一节 旧政权 179

第二节 村政府 180

第三节 生产大队管委会 180

第四节 村民自治管理机构 180

第五节 村务公开 182

第六节 荣誉 182

第三章 群众团体 184

第一节 农民协会 184

第二节 共青团组织 184

第三节 妇女组织 185

第四节 少年先锋队组织 186

第五节 工会组织 186

第四章 军事 187

第一节 服兵役 187

第二节 民兵 188

第三节 驻军 189

第四节 兵祸 189

第五章 社会治安 190

第一节 治安机构 190

第二节 “镇反”和“肃反” 191

第三节 综合治理 191

第四节 民事调解 192

第五节 户籍管理 192

第七篇 精神文明建设 193

第一章 机构设置 194

第二章 创建活动 194

第一节 创建文明村庄 194

第二节 创建“十星级文明户”活动 195

第三节 创建“五好家庭”活动 199

第四节 “军民共建”活动 199

第三章 社会新风 203

第一节 扶贫济危 203

第二节 见义勇为 210

第三节 尊老爱幼 210

第四节 捐资助学 211

第八篇 文化、教育、卫生、体育 215

第一章 文化 215

第一节 民间艺术 215

第二节 洼里盘鼓 216

第三节 文学、摄影、歌曲 218

第四节 广播电视 218

第五节 图书、档案 219

第六节 文物古迹 219

第二章 教育 222

第一节 私塾、学堂 222

第二节 幼儿教育 222

第三节 小学教育 223

第四节 中学教育 224

第五节 群众普及教育 225

第六节 教师队伍 225

第七节 教育经费与教师待遇 226

第三章 卫生 227

第一节 医疗单位 227

第二节 防疫治病 227

第三节 爱国卫生 228

第四节 妇幼保健 228

第五节 合作医疗制度 229

第六节 防非典型肺炎 229

第四章 体育 230

第一节 学校体育 230

第二节 群众体育 231

第九篇 人物 232

第一章 人物传 232

第二章 革命烈士 238

第三章 先进模范人物 239

附录 242

一、文献辑存 242

二、诗文选辑 269

三、考证辨误 280

四、轶闻传说 282

五、报刊文摘 286

编后记 287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