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社会转型与压力型动员  改革后中国农村义务教育供给制度研究
  • 作 者:赵全军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208087224
  • 标注页数:206 页
  • PDF页数:22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26 ≥20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 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

一、研究的缘起 1

二、问题的提出 5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9

第二节 文献综述:多学科的透视 15

一、关于义务教育供给责任横向划分的研究 15

二、关于义务教育供给责任纵向划分的研究 20

三、关于义务教育供给方式的研究 24

四、关于义务教育供给中政府行为的研究 29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本书结构 32

一、研究方法 32

二、研究资料 34

三、本书的结构 36

第一章 改革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供给制度变迁的诱因与方向 38

第一节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供给制度的历史演进 39

一、清末:衰微的国家力量与官督绅办的供给体制 39

二、民国:基层化的供给体制与义务教育补助制度的形成 42

三、1949—1978年:行政集权式的供给体制 44

第二节 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供给制度变迁的内在诱因 49

一、集体农作制度的瓦解 50

二、乡镇企业的兴起 51

三、撤社设乡(镇) 54

四、义务教育需求的变迁 57

第三节 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供给制度的演进方向 60

一、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的类型 60

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演进方向的决定因素 62

三、改革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供给制度的演进方向 65

第二章 从三级办学到以县为主——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供给责任体制的变迁 68

第一节 财政包干改革与三级办学体制的形成 68

一、财政包干体制改革及其影响 68

二、三级办学体制的确立 71

三、三级办学供给责任体制的基本特点 75

四、三级办学体制的制度分析 80

第二节 分税制改革与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困境的凸显 82

一、分税制改革的实施 82

二、县乡财政困境与制度外义务教育经费筹集体制的形成 87

三、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困境的凸显 92

第三节 农村税费改革与“以县为主”责任体制的形成 97

一、农村税费改革的推行及其影响 97

二、“以县为主”供给责任体制的确立 101

三、“以县为主”供给体制的绩效分析 106

第三章 从行政垄断到市场参与——改革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供给方式变迁 113

第一节 行政垄断的低效与义务教育市场的初显 113

一、计划体制与农村义务教育的行政垄断式供给 114

二、市场化改革对行政垄断供给方式的冲击 116

三、教育与市场关系的变化及其农村义务教育市场的初显 118

第二节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市场化改革的现实运作 122

一、政府向学校放权:农村公立中小学的市场化运作 122

二、政府向社会的放权:民办教育的兴起 125

三、政府向个人放权: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资源配置方式的出现 128

第三节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市场化改革的本质及其面临的困境 131

一、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市场化改革的内涵本质 131

二、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市场化改革面临的困境 135

三、提升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市场化改革水平的路径选择 141

第四章 改革后中国农村义务教育供给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 144

第一节 改革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供给制度的基本特征 144

一、基层化的经费筹集体制与不断上移筹资责任主体 145

二、集权式的管理模式与边缘化的管理责任配置 151

三、行政主导与市场参与并存的资源配置方式 156

第二节 供给责任下放:中央政府的行为选择及逻辑 158

一、财政压力:农村义务教育供给责任下放的动因 159

二、行政集权体制:农村义务教育供给责任下放的体制基础 164

三、“礼物交换”:农村义务教育供给责任下放的激励 165

四、政治动员:农村义务教育供给责任下放的制度保障 166

第三节 制度外供给: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及其逻辑 168

一、制度外供给: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 169

二、地方政府价值取向的变迁:制度外供给的内在诱因 171

三、支出效益的差异:制度外供给的直接动力 174

结语 压力型动员:改革后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之道 178

一、压力型动员模式的内在机理 179

二、压力型动员模式的体制基础 181

三、压力型动员模式的负面效应 183

参考文献 192

后记 205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