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版权交易制度研究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版权交易制度研究
  • 作 者:来小鹏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62035169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2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导论  1

1.研究的缘起  2

2.选题的宗旨  4

3.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6

4.研究的方法  10

第1章 著作财产权交易制度概述  11

1.1 著作财产权  11

1.2 著作财产权交易制度及特点  16

1.2.1 交易主体的特殊性  17

1.2.2 交易客体的无形性  17

1.2.3 交易内容的复杂性  18

1.2.4 交易方式的多样性  18

1.2.5 交易范围的广泛性  18

1.3 我国著作财产权交易制度简要回顾  19

1.4 相关用语的界定  21

1.4.1 无体物  21

1.4.2 无形财产  26

1.4.3 虚拟财产权  30

1.4.4 版权贸易  33

1.4.5 著作权移转  34

1.4.6 版权产业  35

第2章 著作财产权交易正当性分析  42

2.1 著作财产权性质分析  42

2.1.1 赞助学说  43

2.1.2 特许权学说  45

2.1.3 财产权学说 46

2.1.4 人格权学说  47

2.1.5 混合学说  48

2.2 著作财产权交易的可能性分析  51

2.2.1 著作财产权的财富性  51

2.2.2 著作财产权的商品性  52

2.2.3 著作财产权的传播性  52

2.2.4 著作财产权的实用性  53

2.3 著作财产权交易的经济学分析  54

2.3.1 著作财产权的经济属性  54

2.3.2 著作财产权交易的环境分析  57

2.3.3 著作财产权交易的成本分析  64

第3章 著作财产权交易的客体和主体  75

3.1 著作财产权交易的客体  75

3.1.1 著作财产权交易客体的立法现状  76

3.1.2 著作财产权交易客体的范围  87

3.1.3 著作财产权交易客体的类别  101

3.2 著作财产权交易的主体  103

3.2.1 著作财产权交易主体的涵义  103

3.2.2 著作财产权交易主体的范围  108

3.2.3 著作财产权交易主体的确认  109

3.2.4 著作财产权交易主体的分类  126

第4章 著作财产权交易的方式  132

4.1 著作财产权许可使用  132

4.1.1 著作财产权许可使用合同及其种类  133

4.1.2 著作财产权许可使用合同的特点  137

4.1.3 我国著作财产权许可使用合同中存在的问题  139

4.1.4 国(境)外著作财产权许可使用合同的立法现状  141

4.2 著作财产权转让  143

4.2.1 著作财产权转让的缘由  143

4.2.2 国外著作财产权转让的一般规定  146

4.2.3 著作财产权转让的方式  151

4.2.4 我国著作财产权转让之规定及其检讨  155

4.3 著作财产权质押  161

4.3.1 著作财产权质押的特征  162

4.3.2 著作财产权质押合同的设定  167

4.3.3 著作财产权质押合同的内容  168

4.3.4 著作财产权质押中的质权实行  172

4.3.5 著作财产权质押合同的登记  174

4.3.6 我国著作财产权质押的完善  177

4.4 著作财产权交易的类型化分析  181

4.4.1 自行交易与委托交易  181

4.4.2 直接交易与间接交易  182

4.4.3 整体交易与部分交易、单项交易  183

4.4.4 域内交易与域外交易  183

4.4.5 定期交易与不定期交易  184

4.4.6 完全自由型、相对自由型、特许型交易与强制型交易  185

4.4.7 回复型交易与不回复型交易  186

4.4.8 用益型交易与担保型交易  187

第5章 著作财产权交易的限制  189

5.1 著作财产权交易限制的理论基础  189

5.1.1 交易中的私益和公益  190

5.1.2 交易权利滥用及限制  191

5.1.3 交易利益平衡及价值取向  195

5.2 著作财产权交易限制的必要性  196

5.2.1 防止权利人垄断市场  197

5.2.2 防止交易对象失范  199

5.2.3 防止交易公平颠覆  200

5.2.4 防止不当利益博弈  202

5.2.5 防止未来利益受损  205

5.3 著作财产权交易限制的经济理由  206

5.3.1 著作财产权中的利益构成  206

5.3.2 著作财产权中的利益冲突  207

5.3.3 著作财产权中的利益均衡  208

5.4 著作财产权交易限制的方式  209

5.4.1 交易客体的限制  209

5.4.2 交易形式的限制  211

5.4.3 未来作品著作财产权交易的限制  212

5.4.4 特殊作品著作财产权交易的限制  213

5.5 我国著作财产权交易限制制度的完善  214

5.5.1 增设著作财产权交易最高年限制度  215

5.5.2 对未来作品著作财产权交易的限制  215

5.5.3 采纳“精神权利部分穷竭”原则  216

5.5.4 赋予著作财产权交易登记的对抗效力  216

第6章 著作财产权交易中的评估  218

6.1 我国知识产权评估的演变及地位  218

6.2 国外知识产权评估的基本情况  227

6.2.1 国际评估准则  227

6.2.2 美国评估情况  230

6.2.3 欧盟评估情况  234

6.2.4 日本评估情况  238

6.3 我国知识产权评估中的问题  239

6.3.1 知识产权评估法律关系的基本内涵  242

6.3.2 知识产权评估法律关系的主体  243

6.3.3 知识产权资产评估的范围  249

6.3.4 知识产权资产评估法律关系的内容  251

6.4 影响版权评估的法律因素  255

第7章 著作财产权交易中的代理  261

7.1 版权代理与著作财产权交易  261

7.1.1 代理及其版权代理  261

7.1.2 版权代理的法律特征  262

7.1.3 版权代理在著作财产权交易中的作用  265

7.2 国外版权代理简况  267

7.2.1 英美版权代理的基本情况  267

7.2.2 德法版权代理的基本情况  269

7.2.3 日韩版权代理的基本情况  270

7.3 我国版权代理的演变及存在的问题  272

7.3.1 我国版权代理的历史演变  272

7.3.2 我国版权代理的现状  275

7.3.3 我国版权代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76

7.4 完善我国版权代理制度的建议  278

7.4.1 立法上明确版权代理机构的法律地位  278

7.4.2 行政上加强对版权代理机构的管理  279

7.4.3 行业上规范版权代理人的行为  280

7.4.4 体系上完善我国版权代理机制  280

第8章 著作财产权交易制度的构建和完善  282

8.1 著作财产权交易制度构建的背景  282

8.1.1 我国著作财产权交易现状  283

8.1.2 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历届情况分析  290

8.1.3 2005—2007近三年版权交易情况及发生的变化  293

8.1.4 网络环境下涉及版权交易的案例评析  301

8.2 著作财产权交易制度构建的障碍  322

8.2.1 理论研究不足  323

8.2.2 交易意识缺乏  323

8.2.3 版权代理欠缺  325

8.2.4 交易市场无序  326

8.2.5 交易规则缺位  326

8.3 构建和完善我国著作财产权交易制度的设想  327

8.3.1 确立交易的战略地位  327

8.3.2 构建科学的交易体系  330

8.3.3 建立中国著作财产权交易中心  332

8.3.4 制定我国《著作财产权交易规则》  337

8.3.5 规范著作财产权交易合同文本  341

8.3.6 完善著作财产权交易法律保障机制  355

结语  358

主要参考文献  359

后记  373

购买PDF格式(12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