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钱国红著
- 出 版 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100058070
- 标注页数:414 页
- PDF页数:429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29 ≥41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前言 1
绪论 5
一、黄河文明和海洋文明 5
二、从发现海洋到形成新的世界意识 7
三、儒学与近代化 14
四、“和魂洋才”和“中体西用” 20
第一章 想象的世界与现实的世界 23
一、大航海时代与东西势力的交替 23
二、地图上的日本和世界 26
三、俄罗斯南下与日本人的海国意识 30
四、利玛窦的万国全图 43
五、《三才图会》中的世界意识 49
六、清朝中国的俄罗斯印象 54
七、世界的扩大与海洋 60
第二章 中国·西洋.日本:三角测量的视角 73
一、观察世界的起点 73
二、来自世界的憧憬和威胁 98
三、西洋认识的深化与对传统世界的批判 163
第三章 《海国图志》的冲击和幕末日本 191
一、中国知识分子和鸦片战争 191
二、日本知识分子和鸦片战争 216
三、来自中国的世界地志与《美欧回览实记》 226
第四章 走向世界:中日文人知识分子的精神轨迹 236
一、从“夷务”到“洋务” 236
二、立志研究日本的晚清中国人 258
三、超越洋务运动 265
四、从文化争论看近代中国的他者发现和自我发现 288
五、大洋上的对话——中日知识分子的精神结构 294
六、制约近代化方式的世界观转型 320
第五章 两个文人知识分子:魏源和佐久间象山 328
一、中日两国近代初期思想的比较 328
二、魏源和佐久间象山的理想与现实 342
三、东方文明观和中日两国近代化 353
结语 中日近代化的世界史意义 365
一、扩大近代化可能性的三角测量思维 367
二、反思与展望 372
附录一 魏源和佐久间象山及所处时代中日大事年表 378
附录二 本书参考文献 390
附录三 索引 395
后记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