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创造性设计学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创造性设计学
  • 作 者:张东初主编
  • 出 版 社:郑州轻工业学院
  • 出版年份:2000
  • ISBN: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第一章 创造与创造学 1

第一节 创造 1

一、创造的基本含义 1

二、创造的基本要素 2

三、创造的分类方式 6

四、创造活动的层级 7

第二节 创造学 8

一、创造学的诞生过程 9

二、国外的创造学研究 10

三、国内的创造学研究 18

四、创造学的研究内容 20

五、创造学的研究方法 21

六、创造学的基本原理 24

七、创造学的学派观点 26

八、创造学的体系结构 28

九、创造学的发展趋势 29

第二章 创造过程 32

第一节 概述 32

一、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创造过程 32

二、以产品开发为中心的创造过程 35

三、各种不同创造过程的基本内容 36

第二节 提出问题 37

一、发现问题 37

二、寻找资料 38

三、弄清问题 42

第三节 明确思路 44

一、生成思路 44

二、选择思路 48

第四节 执行计划 52

一、执行计划 52

二、回顾总结 54

第三章 创造技法 57

第一节 概述 57

一、创造技法的概念 57

二、创造技法的作用 57

三、创造技法的特性 57

第二节 智力激励类技法 58

一、头脑风暴法 58

三、六三五笔写法 62

三、三菱式 MBS 法 62

四、特尔斐设想法 62

五、A·D·里透法 63

六、集思广益法 65

第三节 列举类技法 67

一、缺点列举法 67

二、希望列举法 69

三、属性列举法 71

四、综合列举法 74

五、成对列举法 75

第四节 组合类技法 78

一、分解组合法 78

二、成对组合法 78

三、内插组合法 81

四、辐射组合法 81

五、信息交合法 83

六、形态分析法 84

第五节 整理类技法 87

一、KJ 法 88

二、NM 法 89

三、ZK 法 91

四、TCT 法 92

五、OCU 法 92

第六节 联想类技法 93

一、焦点法 93

二、联想法 94

三、入出法 96

四、综摄法 98

五、二元坐标法 99

第七节 解决问题类技法 99

一、奥斯本设问法 99

二、和田十二法 102

三、6W2H法 103

四、目标设定法 105

五、检查提问法 106

六、探索方略法 107

第四章 新产品开发 111

第一节 技术创新 111

一、创新与技术创新工程 111

二、技术创新研究的同题 114

三、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 117

第二节 创新课题 121

一、课题的方式与选题原则 121

二、课题的来源与选题思路 123

三、创造的技法与产品设想 128

第三节 新产品开发 133

一、新产品开发的原则策略 133

二、新产品开发的一般规律 143

三、新产品开发的观念转变 145

四、新产品开发的基本步骤 146

第四节 成果申报 149

一、成果的鉴定 149

二、技术的转让 151

三、发明的申报 153

四、专利的申请 155

第五章 创造性设计 158

第一节 创造性设计导论 158

一、创造性设计的基本含义 158

二、创造性设计的基本类型 159

三、创造性设计的基本特点 161

四、创造性设计的基本要素 162

第二节 创造性设计原理 168

一、一体化设计原理 168

二、设计的进程原理 170

三、创造性思维原理 171

四、情报保证性原理 173

第三节 创造性设计定位 174

一、需要鉴别 174

二、功能分析 178

三、规格性能 179

四、设计约束 180

第四节 方案创新 182

一、新方案的设计要领 182

二、新方案的构思创造 185

三、新方案的分类处理 188

四、新方案的评价实施 189

第五节 结构创新 192

一、结构创新的依据原则 192

二、结构创新的原理应用 194

三、结构创新的选材实施 195

四、结构创新的构形变换 199

五、结构创新的其它途径 201

第六节 外观创新 202

一、外观设计与设计创新 203

二、外观创新与技术美学 206

三、技术美学与创新设计 210

四、绘效果图与制作模型 214

参考文献 216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