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宋初百年文学复兴的历程
  • 作 者:张兴武著(杭州师范大学)
  • 出 版 社:北京:中华书局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101065275
  • 标注页数:312 页
  • PDF页数:322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22 ≥31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引言 以问题为先导的艰难求索 1

第一章 百废待兴的文学环境 6

第一节 图书的搜集、整理、刊刻与编纂 7

第二节 宋初作家的地域分布 11

第三节 学校废兴与人才的培养 16

第二章 宋初文坛的冲突与对话 25

第一节 南北文臣政治地位的悬殊差异 25

第二节 科举取士过程中的重北抑南 30

第三节 南文北进与文坛风气的转移 37

第四节 北道南移与儒学精神的回归 45

第三章 文道传统的缺失与修复 52

第一节 儒道衰替与宋初经学家的艰难探索 53

第二节 文学创作走出乱世阴影的漫长历程 60

第三节 文道传统得以修复的基本标志 68

第四章 文学变革的人格及情感动因 75

第一节 创作主体人格内涵的丰富与扩大 75

第二节“文士”情怀的传承与超越 82

第三节“复合型主体”的价值判断及情感境界 88

附论《庆历圣德诗》与北宋中期政治文化的转型 95

第五章 示范性经典的更替与宋初文学之转型 109

第一节 诗效“元白”:“次韵相酬”的艺术需求 109

第二节 宗尚玉溪:风雅遽变的艺术契机 112

第三节“《文选》烂”而“秀才半” 115

第四节“韩、柳”承尊与诗文艺术之转型 117

第五节“杜诗”经典价值的最终确立 120

第六章 溪流灌注,百川归海——宋初诗歌发展三个阶段的艺术考察 125

第一节 五代遗音及王禹偁诗歌艺术的超越 126

第二节 重学之风与“崑体诗”的兴盛 142

第三节“欧梅”新声再变风雅的艺术功绩 158

第七章“崑体”文学生态及其创作主体的文化特征 175

第一节 皇权重建过程中的赋颂需求 176

第二节 南方士人以文学为进身之阶的必然选择 181

第三节 望族文化心理的成熟与“西崑余绪” 188

第八章 骈散并驰,文质兼修——宋初文章由衰到盛的艺术演进轨迹 195

第一节 北宋文章初兴于骈体 195

第二节 道学家的“古文”理论与创作实践 210

第三节“古文”艺术的继承与超越 225

第九章 北宋“太学体”文风新论 237

第一节“太学体”并非“古文” 237

第二节“太学体”应试文风的形成与蔓延 243

第三节“庆历之学”与“太学新体” 249

第十章 欧阳修诗文革新的对象及任务 255

第一节欧、梅不与“西崑”为敌 255

第二节 科考改革并非革新诗文之手段 260

第三节 欧阳修诗文革新的对象及任务 265

第十一章 宋初隐君的人格变迁与诗风走向 277

第一节 世风与隐风 277

第二节 经义之学与文章之士 285

第三节 隐逸诗风的南北差异 294

征引书目 304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