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潘贤丽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03856617
- 标注页数:177 页
- PDF页数:190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90 ≥17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1章 绪论 1
1.1 观光农业的内涵及相关概念 1
1.1.1 相关概念 2
1.1.2 观光农业的内涵 4
1.2 国内外观光农业的发展概况 6
1.2.1 国外观光农业发展概况 6
1.2.2 国内观光农业发展概况 7
1.3 我国发展观光农业的现实意义 9
1.3.1 发展观光农业对农村经济的意义 9
1.3.2 发展观光农业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10
1.3.3 发展观光农业对旅游业的意义 10
1.3.4 发展观光农业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意义 11
1.4 观光农业所涉及的行业和学科领域 11
第2章 观光农业类型及主要运行模式 13
2.1 观光农业分类 14
2.1.1 观光农业分类概述 14
2.1.2 观光农业主要类型 14
2.2 观光农业主要运行模式及案例 19
2.2.1 观光农业运行模式概述 19
2.2.2 主要观光农业类型运行模式及典型案例 20
第3章 观光农业资源及其开发 27
3.1 观光农业资源的构成、分类和特征 27
3.1.1 观光农业资源的概念 28
3.1.2 观光农业资源的构成要素 28
3.1.3 观光农业资源的特征 29
3.1.4 观光农业资源的分类 30
3.2 观光农业资源调查与评价 32
3.2.1 观光农业资源调查 32
3.2.2 观光农业资源评价 38
3.3 观光农业资源开发 44
3.3.1 观光农业资源开发的概念及意义 44
3.3.2 观光农业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 45
3.3.3 观光农业资源开发的原则 46
3.3.4 观光农业资源开发的内容 48
3.3.5 观光农业资源开发的程序 50
第4章 观光农业规划 53
4.1 观光农业规划的理论依据 54
4.1.1 观光农业规划理论基础 54
4.1.2 观光农业规划原则 56
4.2 观光农业规划内容 58
4.2.1 观光农业功能布局与分区 58
4.2.2 观光农业园区农业景观设计 59
4.2.3 观光农业园区交通道路设计 62
第5章 观光农业产品 69
5.1 观光农业产品概念 70
5.1.1 产品与旅游产品 70
5.1.2 观光农业整体产品的概念 70
5.1.3 观光农业产品的构成要素 72
5.2 观光农业产品的功能与特点 75
5.2.1 观光农业产品的功能 75
5.2.2 观光农业产品的特点 78
5.3 观光农业产品的设计方法与原则 80
5.3.1 观光农业产品的设计方法 80
5.3.2 观光农业产品设计的原则 80
第6章 观光农业市场营销 85
6.1 观光农业客源市场概述 87
6.1.1 市场与市场容量 87
6.1.2 观光农业客源市场结构 87
6.1.3 观光农业市场的一般特征 89
6.2 观光农业市场营销原理 91
6.2.1 市场营销及其相关概念 91
6.2.2 市场营销管理 93
6.3 观光农业市场营销策略 97
6.3.1 产品策略 97
6.3.2 价格策略 99
6.3.3 销售渠道策略 102
6.3.4 促销策略 103
第7章 观光农业景区管理 108
7.1 观光农业景区概述 109
7.1.1 观光农业景区的概念 109
7.1.2 观光农业景区的构成要素 111
7.2 观光农业景区管理的一般原理 112
7.2.1 观光农业景区管理的概念和要素 112
7.2.2 观光农业景区管理的基本原理 115
7.2.3 观光农业景区管理的基本方法 117
7.3 观光农业景区管理系统 118
7.3.1 系统论概述 118
7.3.2 观光农业景区管理系统的逻辑结构 118
7.3.3 观光农业景区支撑系统的管理 119
7.3.4 观光农业景区前台系统的管理 121
7.3.5 观光农业景区后台系统的管理 124
第8章 观光农业产业概述 129
8.1 观光种植业 130
8.1.1 概述 130
8.1.2 观光种植业的类型 130
8.2 观光林业 135
8.2.1 概述 135
8.2.2 观光林业的主要类型 135
8.3 畜牧养殖业 137
8.3.1 概述 137
8.3.2 观光畜牧业的主要类型 138
8.4 观光渔业 140
8.4.1 概述 140
8.4.2 观光渔业的主要类型 140
8.5 观光农副业 141
8.5.1 概述 141
8.5.2 观光农副业 142
第9章 观光农业发展的支持系统 144
9.1 观光农业发展的宏观环境 145
9.1.1 观光农业产业政策 145
9.1.2 观光农业法律法规建设 149
9.1.3 观光农业管理体制 150
9.2 观光农业投资融资渠道 15
9.2.1 政府投入 151
9.2.2 企业投入 152
9.2.3 农民参与 152
9.2.4 建立观光农业投资基金 154
9.3 观光农业发展的土地流转 154
9.3.1 土地流转的形式 155
9.3.2 土地流转的管理 157
9.4 观光农业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 158
9.4.1 观光农业从业人员结构分析 158
9.4.2 观光农业人力资源开发 158
9.4.3 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 159
第10章 观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62
10.1 科学发展观与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162
10.1.1 科学发展观 162
10.1.2 可持续发展观 163
10.1.3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观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63
10.2 我国观光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64
10.2.1 存在的问题 164
10.2.2 对策 166
10.3 观光农业的生态可持续发展 168
10.3.1 基于生态学原理的景观生态保护原则 168
10.3.2 观光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168
10.3.3 观光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169
10.4 观光农业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169
10.4.1 合理开发和利用观光农业资源 170
10.4.2 突出和保持区域经济特色 170
10.4.3 科学运营观光农业企业 170
10.4.4 真正使农村和农民获得实惠 171
10.5 观光农业的社会可持续发展 171
10.5.1 维系当地社区社会和文化的可持续性 172
10.5.2 挖掘和保护乡土文化特色 172
10.5.3 真正体现我国千年农耕文明 173
10.5.4 提高观光农业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 173
10.5.5 保持环境卫生和综合治理水平 173
参考文献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