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陈立旭著
- 出 版 社:重庆:重庆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229006075
- 标注页数:394 页
- PDF页数:410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10 ≥39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 1
一、费斯克的理论地位 4
二、国内外研究述略 17
三、研究方法 46
四、叙述框架 48
第一章 理解和界定“大众”与“大众文化” 51
一、理解和界定“大众” 55
二、理解和界定“大众文化” 83
第二章 大众经济:财富的流通与意义的流通 109
一、金融经济的视野:被操纵的群众和群众文化 112
二、文化经济的视野:主动的大众和积极的大众文化 125
三、两种经济理论与法兰克福学派等的比较 142
第三章 生产者式:大众文本的特征 175
一、理解和界定大众“生产者式文本” 178
二、双重聚焦:大众文本的分析视野 187
三、大众文本:是什么召唤了生产者式阅读倾向 192
第四章 相关性:大众的辨识力和创造力 227
一、相关性:大众文化的核心 231
二、符号生产力:有选择的断续性的阅读方式 255
三、大众文化“迷”与辨识力和生产力 270
四、消费模式:依据语境而定 284
第五章 大众文化的政治潜能 299
一、大众文化政治:问题的提出 303
二、大众文化政治:进步性实践与微观运作 314
三、大众文化政治:进一步的辨析 329
第六章 费斯克理论与中国语境 341
一、费斯克的理论贡献 344
二、费斯克理论的局限 348
三、费斯克与法兰克福学派:对中国研究的启示 356
主要参考文献 375
后记 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