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律注文献丛考pdf电子书下载 > 政治法律
律注文献丛考
  • 作 者:张伯元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09708217
  • 标注页数:383 页
  • PDF页数:398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2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98 ≥38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一 《法律答问》与“秦律说” 1

(一)“秦律说”及其特点 2

(二)司法实践中的法律解释 8

(三)法律解释的方法 11

(四)《法律答问》所揭示的秦律特点 16

(五)结语 19

二 古代判例考略 21

(一)古代判例概况 21

(二)古代判例发微 46

三 问答式律注考析 56

(一)问答文关系图试译之后 57

(二)《春秋决狱》不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59

(三)《法律答问》与《春秋决狱》的不同 62

(四)“当何罪论”的本意 66

四 “汉律说”佚文辑考 71

(一)史注中的汉律说佚文 72

(二)简牍中的汉律说佚文 78

(三)《汉仪注》中的汉律说佚文 79

(四)古字书中的汉律说佚文 81

(五)张斐《律注表》中所谓的汉律说佚文 82

(六)结语 84

五 《春秋决狱》考续貂 85

(一)书名、篇数 86

(二)作者 89

(三)佚文的体式和内容 94

(四)应劭《春秋》断狱的佚文 98

(五)《春秋决狱》体式的成型和影响 102

六 如淳注律考述 106

(一)如淳注引律令 106

(二)如淳注引汉官仪 110

(三)如淳注中的法律术语解释 113

(四)如淳注引案狱实例 115

七 汉晋律序考 117

(一)《律序》非律注表 117

(二)《律序》佚文 124

(三)汉晋律序的遗文在《晋志》中 127

(四)何谓“汉晋”的问题 130

八 《唐律》律注文献校考 133

(一)《唐律疏议》中的双行“小注”为宋人错入 134

(二)《律附音义》保存了较现存《唐律疏议》为早的注 139

(三)《唐律释文》实际上是“刑统释文” 142

九 《朱元璋传》所引律例及其“句解”考 149

(一)所引律 150

(二)所引例 153

(三)所引“句解” 156

(四)结语 160

十 《律解辩疑》所引“疏议”、“释文”校读记 161

(一)《律解辩疑》所引“疏议”校读 161

(二)《律解辩疑》所引“释文”校读 166

(三)《律解辩疑》的序和跋 169

十一 明代司法解释的指导书——《大明刑书金鉴》 172

(一)明抄本《大明刑书金鉴》 172

(二)《金鉴》是怎样的一部书? 173

(三)《节要》是怎样的一部书? 179

(四)抄本编写于何时? 182

十二 张楷《律条疏议》考 186

(一)书名及版本 186

(二)作者生平 190

(三)《律条疏议》的内容 191

(四)深远影响 201

十三 陆柬《读律管见》辑考 205

(一)律注文献中所涉《管见》 206

(二)《管见》中所涉律注文献 208

(三)《管见》的写作时间及其遗存 209

(四)《管见》考析 211

附:《读律管见》辑存 220

十四 应槚撰《大明律释义》之动因考 239

(一)动因之一:维护“律”的权威和“例”的严肃性 240

(二)动因之二:指导司法实践 245

(三)动因之三:主张法律解释的统一 249

十五 《大明律例》考略 252

(一)《大明律例》的现存刊本 252

(二)《大明律例》的体例 255

(三)所引注家 257

(四)王藻本中的“按语” 259

(五)王藻本《大明律例》的编纂背景 262

(六)附考 264

十六 《大明律集解附例》“集解”考 267

(一)《大明律集解附例》的版本及“纂注” 268

(二)“集解”之所指 269

(三)《大明律例》所引“集解” 271

(四)《大明律集解附例》“集解”所引书 272

(五)“集解”释文的特点 275

附:《大明律集解附例》“纂注”引书辑录 278

十七 《明史·艺文志》“刑法类”书目考异 282

(一)《大明律》三十卷、《更定大明律》三十卷 283

(二)何广《律解辩疑》三十卷 284

(三)顾应祥《重修问刑条例》七卷、舒化《问刑条例》七卷、《刑书会据》三十卷 287

(四)刘惟谦《唐律疏义》十二卷 288

(五)张楷《大明律解》十二卷 288

(六)范永銮《大明律例》三十卷 290

(七)孙存《大明律读法书》三十卷 291

(八)王樵《读律私笺》二十四卷、王肯堂《律例笺解》三十卷 292

(九)陆柬《读律管见》 294

(十)王之垣《律解附例》八卷 294

(十一)苏祐《法家裒集》一卷 296

(十二)《大明律直引》 296

(十三)《大明律讲解》 298

十八 《读律佩艏》引注校考 300

(一)《读律佩瞒》及其作者 300

(二)“八字广义”注 302

(三)《金科一诚赋》注 306

(四)“名例”的解释 311

(五)对大清律律注的斟酌 313

十九 东周刑书考略 317

(一)刑书解说 317

(二)东周的刑书 320

(三)东周刑书的特点 335

二十 “秦令”考 340

(一)从“令”说起 340

(二)“令”与诏令 341

(三)“令”作为法律规范的一种基本形式起于何时 342

(四)“秦令”在诏令的律令化进程中 345

(五)再说令的起源及其补律功能 348

(六)结语 349

二十一 关于“田律”若干问题的再探讨 350

(一)“田律”的内容问题 351

(二)置“封”的作用问题 353

(三)汉代有无“封”的问题 358

(四)对啬夫、吏主失职的处罚问题 360

(五)开阡陌与井田制的关系问题 361

二十二 尹湾汉牍中法律用语解说 367

(一)捕格 367

(二)亡徒 369

(三)群盗 370

(四)不道 371

(五)捕斩 373

(六)罚戍 374

(七)徒民 375

(八)上邑计 377

(九)劾 378

(十)贼 380

(十一)故事 381

购买PDF格式(12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