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滨江地区水资源保护理论及实践
  • 作 者:崔广柏,徐向阳,刘俊,逢勇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08463506
  • 标注页数:318 页
  • PDF页数:328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28 ≥31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1编 总论 1

第1章 研究目的及背景 1

1.1 滨江地区水问题分析 1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1.3 研究的背景和支撑 3

第2章 研究内容及特色 5

2.1 主要研究内容 5

2.2 基本原则 6

2.3 本书特色及创新 7

第2编 滨江地区水资源剥用研究第3章 滨江地区水资源现状及问题 11

3.1 水资源形势分析 11

3.2 水资源量调查与计算 13

3.3 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调查与评价 15

第4章 滨江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 20

4.1 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思路 20

4.2 需水预测 23

4.3 供水预测 26

4.4 水资源“量”的供需平衡分析 27

4.5 水资源“质”的保护协调 28

4.6 水资源配置推荐方案 32

第5章 滨江地区生态环境需水计算方法 33

5.1 生态环境需水概述 33

5.2 生态环境需水的量化方法 35

5.3 存在的问题 41

第6章 滨江地区节水减污研究 43

6.1 现状分析 43

6.2 节水型社会建设 49

6.3 农业节水减污 51

6.4 工业节水减污 54

6.5 城市节水减污 57

第7章 应急供水体系 59

7.1 必要性和可行性 59

7.2 应急供水系统的组成 60

7.3 应急供水联动体系 63

第8章 江阴市水资源合理配置实例分析 67

8.1 水资源条件 67

8.2 江阴市需水预测 69

8.3 水资源“量”的配置 71

8.4 水资源“质”的协调分析 72

参考文献 74

第3编 滨江地区水环境保护研究第9章 滨江区域水环境数学模型 77

9.1 河道及河网区水环境数学模型 77

9.2 水体的水流水质数学模型 80

9.3 湖泊及水库富营养化模型 83

第10章 水体纳污能力计算 86

10.1 水环境功能区划 86

10.2 设计水文条件的选取 87

10.3 水质降解系数确定方法 88

10.4 水体纳污能力计算方法 89

第11章 污染源控制途径 92

11.1 工业污染源 92

11.2 生活污染源 95

11.3 农业污染源 97

第12章 滨江区域水环境保护措施 106

12.1 截污 106

12.2 调水 109

12.3 生态清淤、生态修复和优化水系整治河道 113

12.4 水安全应急体系研究 116

第13章 滨江区域水环境保护案例分析 121

13.1 截污改善水环境案例分析 121

13.2 引水改善水环境案例分析——以常熟市海洋泾为例 129

13.3 清淤改善水环境案例分析——以太仓市城区为例 130

参考文献 133

第4编 滨江地区防洪安全校核及水系规划研究第14章 滨江地区洪涝灾害成因与特点 135

14.1 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 135

14.2 洪涝灾害的主要特点 140

第15章 防洪安全校核 143

15.1 防洪安全校核目的和原则 143

15.2 技术路线和主要工作内容 144

15.3 防洪规划的编制依据 147

15.4 防洪安全校核中的若干关系分析 149

第16章 防洪排涝标准确定及衔接 151

16.1 防洪标准的确定 151

16.2 城市化地区排涝与排水标准的衔接 153

第17章 防洪对策与措施 158

17.1 防洪减灾体系 158

17.2 防洪工程措施 159

17.3 排涝工程措施 162

17.4 非工程防洪措施 166

第18章 滨江地区水文计算方法 173

18.1 概述 173

18.2 设计暴雨计算 173

18.3 产流计算 177

18.4 坡面汇流和河网入流计算 182

18.5 圩垸排涝模数的计算 183

18.6 河道汇流计算 185

第19章 滨江地区水系规划 187

19.1 滨江地区水系特点及问题分析 187

19.2 水系规划的目的与原则 188

19.3 水系规划的任务 190

19.4 水系规划中的生态与景观设计理念 194

第20章 区域防洪与水系规划实例分析 198

20.1 张家港市防洪计算 198

20.2 太仓市骨干河网规划 205

参考文献 216

第5编 滨江地区水生态景观体系研究第21章 滨江地区水生态保护理论与方法 217

21.1 滨江地区水生态特征与问题辨析 217

21.2 滨江地区水生态保护研究的理论基础 220

21.3 滨江地区水生态区划研究思路 223

21.4 滨江地区水生态评价指标体系 229

21.5 滨江地区水生态系统调控模式及其实现途径 231

21.6 滨江地区水生态系统调控的工程措施 234

第22章 滨江地区水景观建设的理论与模式 238

22.1 滨水景观概述 238

22.2 我国滨江地区水景观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 240

22.3 滨水景观构建的理论基础 243

22.4 滨水景观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 246

22.5 滨江地区滨水景观规划的模式与程序 252

22.6 滨水景观与防洪、生态之间关系的协调 260

第23章 滨江地区的水文化建设 262

23.1 水文化概念 262

23.2 水文化规划建设的主要内容 264

23.3 水文化建设的意义 268

第24章 滨江地区水生态景观体系建设实例 269

24.1 江阴市水生态调控研究 269

24.2 太仓市水景观格局的构建 273

24.3 常熟市水文化建设 280

参考文献 282

第6编 滨江地区水权及水市场理论第25章 水资源属性和水权 287

25.1 水资源属性 287

25.2 水权理论概述 288

25.3 水市场运作的可行性 289

25.4 水市场运作的必要性 292

第26章 水市场运作与政府监管 294

26.1 国内外概况 294

26.2 水市场运作及其政府监管的总体思路 300

26.3 水市场运作模式 304

26.4 水市场运作结构 309

26.5 政府监管 316

参考文献 318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