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日)大西克礼著;王向远译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32774296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1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日本美学基础概念的提炼与阐发——大西克礼《幽玄》《物哀》《寂》“三部作”及其前后(译本序)&王向远 1
“幽玄”论 3
一 作为艺术的歌道,作为美学思想的歌学 3
二 作为价值概念与样式概念的“幽玄” 11
三 中世歌学中的“幽玄”概念的展开 17
四 正彻、心敬、世阿弥、禅竹的“幽玄”概念 25
五 “幽玄”和“有心”,“幽玄体”和“有心体” 33
六 样式概念的价值意义和记述意义 38
七 作为美的概念的“幽玄”的内容,对其加以考察的视点 45
八 “幽玄”概念审美意义的分析 49
“物哀”论 61
一 “哀”概念的多义性及美学考察的困难 61
二 “哀”的语义,其积极与消极的意味 64
三 本居宣长关于“物哀”的学说 68
四 所谓感情上的“深刻”,对“哀”的主观主义解释 74
五 “哀”从心理学向美学的展开,一般审美意味向特殊审美意味的分化 80
六 作为审美体验的“哀”的构造 85
七 美与“哀”、悲哀与美的关系 89
八 美的现象学性格与哀愁 96
九 平安朝时代的生活氛围与“哀”的审美文化 100
十 知性文化的缺陷,唯美主义倾向,“忧郁”的概念 106
十一 平安朝时代的自然感情与“哀” 114
十二 “哀”的用例研究,其意味的五个阶段 121
十三 作为特殊审美意味的“哀”的用例 127
十四 关于情趣象征问题 133
十五 审美范畴“哀”的完成 138
“寂”论 147
前言 147
一 序论 149
二 俳论中的美学问题(一) 157
三 俳论中的美学问题(二) 181
四 俳谐的艺术本质与“风雅”概念 197
五 “寂”的一般意味与特殊意味 221
六 作为审美范畴的“寂”(一) 243
七 作为审美范畴的“寂”(二) 261
八 作为审美范畴的“寂”(三) 279
九 “寂”的美学界限与茶室的审美价值 300
译者后记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