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车耳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115210913
- 标注页数:223 页
- PDF页数:241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41 ≥22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首篇 假如地狱里发现了石油—幸运的国度 3
—幸福的消费者 4
—贪婪的本性 5
—甘冒风险的国家 5
—做局的人自己也被套住 6
第一部分 解读信用制度 6
1 身份管理制度比较 11
—西方国家没有户口本 11
—社会安全号 12
—驾照充当身份证 14
2 人事档案还是信用报告 17
—繁杂冗长还是简明扼要 17
—锁在柜里还是公开出售 18
—永世不得翻身还是给人改错的机会 20
3 何为个人信用报告 23
—信用评分 24
—费科积分 25
—评级分标准 28
4 美国征信机构的四大原则 31
—三大征信公司 31
—私有性原则 33
—独立性原则 36
—商业性原则 37
—披露性原则 40
—感悟道德律 43
5 美国的信用历史及法律环境 47
—信用是一种品质 48
—信用是一种需求 51
—信用成了一种制度 53
—公平和平等 60
—公开化原则和保护隐私并重 65
—美国标准成了世界标准 70
第二部分 信用的崩溃 70
6 消费的社会 77
—消费的本义 78
—消费的示范 81
—消费的工具 85
—新的消费信贷 90
—有钱就花式的消费 92
—要节俭还是要奢华 94
—最富裕的人最节俭 96
—美国式消费是与生俱来的 98
7 财富和信用错觉 103
—什么是货币错觉 103
—什么是财富错觉 104
—两者的区别何在 106
—市场判断的错觉 107
—收支习惯的错觉 108
—信用卡带来的错觉 109
—借贷能力的错觉 111
—错觉带来的后果 112
8 个人信用和个人破产 117
—假如身份证常常被盗用 118
—破产法助长的个人破产 120
—过度信贷导致破产 124
—债务免责指的什么 126
—债务人在美国 129
9 国家信用和企业破产 133
—企业破产和诈骗 133
—“最具创新精神”的骗局 137
—睁大眼睛盯住美元 141
—美国会赖账吗 143
—外储盈余的囚徒困境 146
第三部分 经济失去信用,世界将会怎样 146
10 美国还能强盛多久 151
—美国为什么强盛 151
—其过人之处 153
—美国仍然是富裕的象征 155
—只有金字塔不会倒塌 156
11 悲情投行 159
—光环之下的职业 159
—盛名之下的机构 160
—牛气冲天的高管 161
—态度傲慢的CEO 162
—敛钱的基金经理 163
—最缺乏的是品德 164
12 进入寒冬的汽车业 167
—夸张的高福利 167
—固执的工会 168
—耗油的越野车 169
—过量的经销商 170
—滥发的信贷 171
—汽车业的冬天 172
13 危机四伏的信用卡业 175
—信用卡的利润来源 175
—信用卡风险 177
第四部分 复苏从重塑信用开始 177
14 从消费者做起 183
—放弃以前的优越薪酬 183
—放弃以前的优厚红利 184
—放弃以前的消费习惯 185
15 从企业做起 187
—企业开始接受监管 187
—金融机构开始去杠杆化 189
—信用卡危机的隐患 190
—亡羊补牢式防范 192
16 从政府做起 195
—干预企业管理 195
—剥离有毒资产 196
—注入流动性 197
17 从破产法看美国经济危机 201
—西方概念 201
—法律裁定 202
—破产是保留财产的一个途径 202
—破产成了一种生活方式 203
—破产成了要挟政府的手段 204
18 把华尔街国有化 207
—美国的实用主义 207
—朝圣者的街道依旧 208
—投行的风光不在 209
—杠杆原理的反作用 210
—两难的抉择 211
—临时的办公室 212
—被裹挟般的救市者 212
末篇 华尔街仍然是一个大赌场—问题的出现 217
—把变量当成常量 218
—资产池的问题 219
—传染病般的应用 220
—小概率事件 221
—华尔街仍然是一个赌场 222
—如果有报应的话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