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胸椎整脊学pdf电子书下载 > 医药卫生
胸椎整脊学
  • 作 者:张跃全,马英锋,张王孝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海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02775018
  • 标注页数:169 页
  • PDF页数:188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88 ≥16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概述 1

一、胸椎整脊学的基本概念 1

二、胸椎整脊学的基本内容 3

三、胸椎整脊学的基本特点 3

第二节 胸椎整脊学的发展简史 4

第三节 胸椎整脊学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6

一、国外研究近况 6

二、国内研究现状 8

第四节 胸椎整脊学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10

一、胸椎整脊学的适应证 10

二、胸椎整脊学的禁忌证 11

第五节 胸椎整脊学的原则和方法 11

一、胸椎整脊学的原则 11

二、胸椎整脊学的方法 12

第二章 胸椎的解剖和生理 14

第一节 胸椎的解剖 14

一、胸椎的解剖结构 14

二、胸椎的体表标志(注射疗法) 15

三、胸椎关节的结构和特点 17

第二节 胸椎脊柱区的软组织及其流变学特性 20

一、皮肤和浅筋膜 20

二、深筋膜 20

三、肌肉组织 20

四、血管 22

五、脊髓 24

六、脊神经 25

七、交感神经 29

第三节 胸椎间盘 31

一、椎间盘的结构 31

二、椎间盘的血管和神经 33

三、椎间盘的年龄变化 34

第四节 胸段脊柱的结构和功能 34

一、胸椎的结构 34

二、胸椎的功能 35

第五节 胸椎与全脊柱及肢体的关系 36

一、胸椎与脊柱的关系 36

二、胸椎与肢体的关系 38

第三章 胸椎及胸椎间盘的生物力学 39

第一节 生物力学概述 39

一、材料力学 39

二、骨和关节软骨的生物力学特征 48

第二节 胸椎生物力学及其特点 56

第三节 胸段脊柱的运动及其特点 57

第四节 胸椎间盘的生物力学 59

第五节 体位与胸椎负荷的关系 61

一、站立位 61

二、坐位 62

三、卧位 62

四、其他 63

第六节 胸段脊柱的变形 63

一、椎骨变形 63

二、椎间韧带变形 65

三、中枢神经系统变形 67

第四章 胸段脊柱病的病因病理 69

第一节 胸段脊柱病的病因 69

一、不良姿势 69

二、久坐 69

三、外伤 69

四、炎症 70

五、退行性病变 70

六、心理因素 71

七、代偿性因素 71

八、诱发因素 71

九、其他 72

第二节 胸段脊柱病的病理 72

一、概述 72

二、胸椎间盘变性 72

三、胸段脊柱滑膜关节运动障碍的病理机制 77

四、胸段脊柱区软组织损伤的病理机制 77

第三节 胸段脊柱病理变化的常见类型 78

一、半脱位及滑脱 78

二、过度前屈 79

三、后凸 79

四、侧凸 79

五、椎间盘退行性变化 79

六、椎体骨质增生 80

七、继发性病理变化 80

八、常见先天性疾病和畸形 81

第四节 胸椎损伤的生物力学 81

一、胸椎节段性不稳定 81

二、胸椎节段抵抗载荷的稳定功能 84

第五章 胸椎病变的诊断 85

第一节 胸段脊柱病的检查原则 85

一、全面系统,防止漏诊 85

二、四诊动量,循序检查 85

三、仔细对比,以常衡变 85

四、细致耐心,反复检查 86

五、综合分析,辨证施术 86

第二节 辨病方法 86

一、四诊 86

二、特殊检查 94

三、X线检查 94

四、其他检查法 95

第三节 脊柱病诊断要点及四步定位诊断法 97

一、诊断要点 97

二、四步定位诊断法 97

第四节 辨证方法 99

一、八纲辨证 99

二、气血辨证 100

三、脏腑辨证 101

四、筋骨辨证 102

五、经络辨证 104

第六章 胸椎整脊技术 105

第一节 推拿整脊技术 105

一、松解类基本手法 105

二、整复类基本手法 108

三、胸椎整复调理手法 109

第二节 牵引整脊技术 114

一、器械牵引方法 114

二、注意事项 114

第三节 导引整脊技术 114

第四节 其他整脊技术 120

一、水针疗法 120

二、针刺疗法 122

三、拔罐疗法 126

四、刮痧疗法 129

五、四极感应整脊法 130

六、生物全息诊疗法 130

七、小针刀疗法 132

八、扳机点疗法 134

九、药物疗法 136

第七章 胸段脊柱病治疗 141

第一节 治疗总论 141

一、治疗目的 141

二、治疗原则 141

第二节 治疗各论 142

一、背部软组织损伤 142

二、胸椎后关节紊乱症 143

三、胸胁迸挫伤(岔气) 145

四、胸廓出口综合征 148

五、胸椎间盘突出症 151

六、肩胛肋骨综合征 153

七、胸椎管狭窄症 154

八、胸段脊柱相关疾病 156

第八章 胸段脊柱及其相关疾病的预防 159

第一节 保持良好的姿势和体位 159

一、正确姿势和体位——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行如风 159

二、不良姿势和体位及其对脊柱的危害 162

第二节 劳动保护 164

一、端正和提高认识,防止和减少损伤 164

二、保持正确体位和活动方法 165

三、增强体质,提高机体耐力和抵抗力 165

四、重度疲劳后的保护和恢复方法 165

五、防止不合理的超量负荷,科学地安排生活和工作 166

六、加强各项预防和保护措施,及时治疗微小损伤 166

七、消除各种不利因素对脊柱的影响 166

第三节 胸部保健 166

一、防止风寒湿邪侵袭 166

二、合理使用保护器具 167

三、合理进行家庭理疗 167

四、运动健胸 167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