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居有其屋  中国住房权历史研究
  • 作 者:张群著
  • 出 版 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09710197
  • 标注页数:322 页
  • PDF页数:335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35 ≥32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作为人权的住房权 3

一 住房权的起源与发展 3

二 住房权的内容和标准 7

三 住房权的国家义务 11

第二节 西方住房权保障的历史 13

一 住房权保障的开端 13

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 16

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 17

四 近十年来的最新发展 20

第三节 住房权的研究综述 23

一 住房权理论研究综述 24

二 住房权制度研究综述 26

三 住房权历史研究综述 27

第四节 本书的观点和视角 29

一 本书的观点 29

二 本书的视角 32

第二章 古代中国的住房权问题 37

第一节 “田园房产为小民性命之依” 39

一 “长安大,居不易” 39

二 “意民之情,所欲者田宅也” 40

第二节 “天之大德曰生” 44

一 “不能自存者”之收养 44

二 灾民之“有居”与“得归” 49

三 “急飞宸翰蠲屋钱” 59

第三节 一个特例:清代旗人官房制度 65

一 “满汉分居”与强制拆迁 66

二 “拨给官房”与“给价自造” 70

三 “无屋可居者”问题 72

四 “指扣俸饷认买官房” 75

第四节 结语 78

第三章 民国时期的住房权问题 81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住房状况 83

一 市政落后,环境恶劣 84

二 房屋短缺,房租高昂 86

三 减租运动,接连不断 89

四 战争频仍,房荒加剧 91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住房权思想 94

一 西方近代住宅立法思潮的输入 95

二 孙中山的住房保障思想 96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住房权立法 100

一 民法的有关规定 100

二 土地法的有关规定 102

三 战时房屋救济立法 104

四 沦陷区房屋租赁立法 110

五 国际房屋援建立法 115

六 地方住房保障立法 118

第四节 民国时期的住房权制度 118

一 房租管制制度 119

二 公共住宅制度 130

三 私房奖助制度 133

第五节 民国地方政府的住房权保障 138

一 上海市住房权保障 138

二 北平市住房权保障 148

三 青岛市住房权保障 152

四 江苏省住房权保障 155

五 其他省市住房权保障 157

第六节 结语 161

第四章 当代中国的住房权问题 171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从房租管制到私房改造 173

一 新中国初期的住宅问题 174

二 新中国初期的房屋政策 178

三 私房的社会主义改造 186

四 私房政策的落实  197

五 结语:无私权则无人权  202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从福利、商品到人权  207

一 住房福利制度的异化  207

二 住房商品化与住房保障  214

三 住房保障体系的完善  220

四 结语:走向住房权时代  231

第五章 余论:中国住房权展望  233

一 土地制度与住房权  235

二 住宅消费与住房权  246

三 城市规划与住房权  249

四 建筑标准与住房权  252

五 公共住宅与住房权  254

六 房租管制与住房权  258

七 住房权的司法保障  262

附录  267

中国近代住宅不可侵犯权——以宪法与刑法为例  269

家宅制的起源与发展——兼论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出路  290

参考文献  308

后记  321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