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特种昆虫实用养殖技术
  • 作 者:陶雪娟,赵庆华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金盾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08258904
  • 标注页数:278 页
  • PDF页数:289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89 ≥27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一、蝗虫 1

(一)经济价值 1

(二)生物学特征特性 3

(三)养殖棚的建造 6

(四)育卵和孵化 7

(五)饲养管理 8

二、黄粉虫 10

(一)经济价值 10

(二)生物学特征特性 10

(三)养殖技术 12

(四)加工与利用 20

三、黑粉虫 22

(一)经济价值 22

(二)生物学特征特性 22

(三)养殖技术 23

四、地鳖虫 26

(一)经济价值 26

(二)生物学特征特性 27

(三)养殖技术 31

(四)疾病防治 37

(五)采收加工 38

五、蝇蛆 40

(一)经济价值 40

(二)生物学特征特性 41

(三)家蝇的养殖技术 42

(四)蝇蛆的简易养殖技术 47

(五)小型苍蝇养殖农场 53

(六)蝇蛆的利用 57

六、金蝉 60

(一)经济价值 60

(二)生物学特征特性 61

(三)大棚繁种 63

(四)卵枝的孵化及殖种 64

(五)采收与加工利用 65

(六)蝉蜕 66

七、蝈蝈 67

(一)经济价值 67

(二)生物学特征特性 68

(三)养殖技术 70

(四)引种、交尾、产卵与管理 71

(五)饲养与管理 72

(六)换笼与大鞘期管理 73

(七)蝈蝈的病虫与天敌的防治 74

八、蟋蟀 75

(一)经济价值 75

(二)生物学特征特性 76

(三)蟋蟀的捕捉 77

(四)蟋蟀的饲养 79

(五)养殖技术 80

九、家蚕 82

(一)经济价值 82

(二)生物学特征特性 82

(三)养殖技术 83

(四)采收与加工 86

十、彩色蚕 88

(一)经济价值 88

(二)品种 88

(三)养殖技术 89

(四)生产技术 91

十一、栗蚕 92

(一)经济价值 92

(二)生物学特征特性 92

(三)驯养 93

十二、柞蚕 95

(一)经济价值 95

(二)生物学特征特性 96

(三)养殖技术 99

十三、蟑螂 103

(一)经济价值 103

(二)生物学特征特性 104

(三)养殖技术 107

(四)采集与加工 110

(五)龙虱(水蟑螂)的人工养殖 110

十四、蝎 112

(一)经济价值 112

(二)生物学特征特性 113

(三)养殖技术 115

(四)蝎的病害与防治 123

(五)蝎子的加工与蝎毒的提取技术 125

十五、蜘蛛 127

(一)经济价值 127

(二)蜘蛛的习性 128

(三)养殖技术 128

(四)采收、加工与采毒 134

十六、蜈蚣 137

(一)经济价值 137

(二)生物学特征特性 137

(三)养殖技术 139

(四)药材加工 144

十七、蜗牛 145

(一)经济价值 145

(二)生物学特征特性 146

(三)养殖场地选择和养殖方式 147

(四)引种与繁种 148

(五)饲养管理技术 150

(六)各期的饲养管理技术 152

(七)采收与加工 153

十八、斑蝥 154

(一)经济价值 154

(二)主要种类 155

(三)人工养殖与采收 157

十九、蚂蟥 159

(一)经济价值 159

(二)生物学特征特性 160

(三)养殖方式 161

(四)蚂蟥的种源 162

(五)养殖技术 163

(六)疾病防治 165

(七)采收与加工 167

二十、蚂蚁 168

(一)经济价值 168

(二)生物学特征特性 169

(三)人工养殖技术 172

(四)采蚁 175

(五)产品加工 176

二十一、蜜蜂 177

(一)经济价值 177

(二)生物学特征特性 177

(三)养殖技术 178

(四)采收与加工 184

二十二、蛤蚧 187

(一)经济价值 187

(二)生物学特征特性 187

(三)养殖技术 189

(四)采收与加工 194

二十三、蟾蜍 196

(一)经济价值 196

(二)养殖场地的选择 196

(三)人工繁殖 197

(四)饲养管理技术 198

(五)蟾蜍的病虫害防治 199

(六)采收与加工 199

二十四、蚯蚓 201

(一)经济价值 201

(二)生物学特征特性 202

(三)养殖技术 205

(四)采集与加工 209

二十五、水蚯蚓 211

(一)经济价值 211

(二)生物学特征特性 211

(三)养殖品种 212

(四)养殖技术 213

二十六、蝴蝶 220

(一)经济价值 220

(二)生物学特征特性 221

(三)人工饲养场的选择和建立 224

(四)养殖技术 226

(五)各类蝴蝶的人工饲养技术 228

二十七、萤火虫 234

(一)经济价值 234

(二)形态及其一生 235

二十八、五倍子蚜 237

(一)经济价值 237

(二)生物学特征特性 239

(三)产业化生产技术 245

(四)加工与利用 251

二十九、蛹虫草 253

(一)经济价值 253

(二)生物学特征特性 254

(三)培养技术 256

(四)采收与加工 260

三十、冬虫夏草 262

(一)经济价值 262

(二)生物学特征特性 263

(三)蝙蝠蛾的养殖技术 265

(四)虫草菌母种的分离培养 268

(五)冬虫夏草的接种培养 269

(六)采收及商品性状 270

参考文献 271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