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隐性采访” 的规范化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隐性采访” 的规范化研究
  • 作 者:张超
  • 出 版 社:武汉:武汉大学
  • 出版年份:2004
  • ISBN:
  • 标注页数:48 页
  • PDF页数:55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5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55 ≥4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对“隐性采访”概念的诠释 1

第一节 隐性采访的含义及特点 1

一、隐性采访的含义 1

二、隐性采访的特点 1

第二节 传媒活动中隐性采访的历史发展 4

一、隐性采访的历史追溯 4

二、隐性采访的现状勾勒 5

第二章 隐性采访所带来的现实困惑 10

第一节 案例引发的思考 10

第二节 隐性采访的现实疑问 12

一、舆论监督与新闻侵权 12

二、媒介信誉、记者安危与职责的超越 13

第三章 隐性采访的新闻理念解析 14

第一节 新闻真实性的分析 14

第二节 对新闻客观性的理解 15

第三节 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的统一 16

第四章 隐性采访的伦理背景考量 18

第一节 道德伦理及其标准 18

一、道德伦理的论证框架 18

二、道德目的和道德终极标准的原则体系 19

第二节 隐性采访的伦理行为分析 19

一、隐性采访的伦理目的 19

二、隐性采访成立的伦理条件 20

第五章 隐性采访的法律规范探讨 21

第一节 法律规范的相关理念 21

一、关于隐性采访的法律规范 21

二、隐私权、名誉权、人格尊严、肖像权与隐性采访的案例讨论 24

三、知情权、采访权、拒绝采访权与隐性采访 26

第二节 媒体自律问题的延伸 28

一、道德层面不同的选择理念 28

二、道德夫范现象及思考 29

三、违规与犯罪的误区 30

四、公共利益的行为依据 30

五、新闻专业主义和职业素质 31

六、自律、他律与自由 31

第六章 隐性采访的实际操作原则 34

第一节 隐性采访应遵循的原则 34

一、合法原则 34

二、权利的冲突原则 34

三、侵权与抗辩原则 35

第二节 隐性采访对记者的要求 36

一、新闻自律——一种积极的选择 37

二、方式、身份、手段、目的的规范操作 37

三、方式——观察、介入的把握 37

四、身份——“记者非法官、警探” 39

五、手段——能不能设置“陷阱” 40

六、对象和目的——三公原则再讨论 41

第三节 建立规范的伦理评议程序和自律体系 42

参考文献 46

后记 48

购买PDF格式(5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