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电视媒介文化与后现代主义思潮pdf电子书下载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电视媒介文化与后现代主义思潮
  • 作 者:朱晓军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04358110
  • 标注页数:255 页
  • PDF页数:264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64 ≥25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 1

一、电视研究的理论困境 3

二、国内电视研究的现状 20

三、电视研究的新思维 24

第一章 后现代话语与电视 38

第一节 描述后现代 38

一、界定后现代:怎么都行(everything goes)? 38

二、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43

三、中国后现代话语 51

第二节 电视与后现代社会的兴起 55

第三节 电视:后现代主义的典范? 62

第二章 “看”的方式与电视形象流 69

第一节 视觉中心主义(ocularcentrism) 69

一、高贵的视觉 69

二、可见的与不可见的 75

三、视觉机器 79

第二节 电视与图像转向 86

一、图像转向 86

二、反思“视觉性” 92

第三节 “看”电视:瞥视与流观 98

一、电视之眼 98

二、电视形象流的听觉性 106

三、形象流的非文本性 112

第三章 电视形象流与时空重组 123

第一节 传播媒介与时空压缩 123

一、空间的时间化 123

二、时间的空间化 131

三、时空压缩与后现代状态 139

第二节 感知方式嬗变的社会轨迹与后现代转向 151

一、不在乎天长地久 152

二、生活在别处 162

三、怀着乡愁,寻找家园 170

第三节 场景融合:电视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178

一、青春文化——儿童的成人化和成人的儿童化 183

二、“伟人”的黄昏:私人领域的公共化和公共领域的私人化 191

三、20世纪60年代人/当代中国“80后现象”:电视与后现代主义的缘起 201

第四章 从主体到身体:电视形象流与后现代审美文化 210

第一节 后现代主体:漫游者(浪荡子) 210

一、现代主体的分裂 210

二、电视形象流与后现代主体 216

第二节 电视、身体与美学 222

一、电视与身体的回归 222

二、身体成为艺术品 226

三、身体美学与身体反美学 232

参考文献 243

后记 254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