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民事诉讼第三人制度研究
  • 作 者:蒲一苇主编
  • 出 版 社: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61533147
  • 标注页数:326 页
  • PDF页数:342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42 ≥32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引言 1

一、本书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6

(一)国外研究现状 6

(二)国内研究现状 16

三、本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2

(一)主要研究内容 22

(二)研究方法 23

四、本书的结论和建议 24

(一)结论 24

(二)提出的建议 25

第一章 诉讼第三人制度概述 26

一、诉讼第三人制度的历史沿革 26

二、诉讼第三人的含义和特征 31

三、我国诉讼第三人制度的现行理论和存在的问题 37

(一)诉讼第三人制度的类型划分 37

(二)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制度和理论 38

(三)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制度和理论 38

第二章 诉讼第三人制度的比较法分析 52

一、各国的诉讼第三人制度概况 52

(一)美国的诉讼第三人制度 52

(二)德、日等大陆法系国家的诉讼第三人制度 61

二、美国和德、日等大陆法系国家诉讼第三人制度的比较分析 69

(一)美国和德、日等大陆法系国家诉讼第三人制度的差异 69

(二)美国诉讼第三人制度的成因分析 72

(三)大陆法系诉讼第三人制度的成因分析 81

三、大陆法系各国独立地位参加制度的差异及其成因分析 88

(一)主参加制度与独立当事人参加制度的差异 88

(二)日本的独立当事人参加制度的成因 92

四、法国的诉讼第三人制度及其成因分析 99

(一)法国的诉讼第三人制度概述 99

(二)法国诉讼参加制度的特点及其成因 104

第三章 我国诉讼第三人制度的透视和分析 109

一、对我国诉讼第三人制度的理性分析 109

(一)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制度设计存在不可调和的内在矛盾 109

(二)以职权主义为基础,与当事人主义的理念相悖 118

(三)片面追求诉讼经济,忽略了程序公正和程序保障的基本理念 119

(四)过于注重权利人的利益保护,忽略了第三人的程序保障 122

(五)缺乏程序性和确定性,给予法院过大的裁量权 124

二、我国现行诉讼第三人制度的成因透视 126

(一)苏联相关民事诉讼理论和制度的影响 126

(二)传统民事诉讼方式和审判观念的影响 135

第四章 我国诉讼第三人制度的重构 147

一、构建诉讼第三人制度的理念环境和理论基础 147

(一)程序公正的诉讼理念 147

(二)当事人主义的诉讼体制 155

(三)诉讼经济和诉讼公正的正确定位 159

(四)民事诉讼的目的二元化理解 162

二、诉讼第三人制度现有构建方案及其学说 167

(一)现有构建方案的介绍 167

(二)对准独立当事人说的评析 170

(三)对引入第三方被告说的评析 178

(四)对整体重构说的评析 183

三、我国诉讼第三人制度的重构 184

(一)重构诉讼第三人制度的基本思路 184

(二)重构诉讼第三人制度的具体方案 188

第五章 权利参加型第三人制度的构建与适用 190

一、构建权利参加型第三人制度须厘清的问题 190

(一)应当采纳主参加形式还是独立当事人参加形式 190

(二)是否应当规定诈害防止参加 196

(三)是否应当设置一面参加形态 198

(四)小结 200

二、权利参加型第三人参加诉讼的基本构造 201

(一)权利参加型第三人参加诉讼的理由 201

(二)权利参加型第三人参加诉讼的结构 206

(三)权利参加型第三人参加诉讼的程序规则 210

三、权利参加型第三人与必要共同诉讼人的界限 216

第六章 义务参加型第三人制度的构建与适用 225

一、构建义务参加型第三人制度的理论基础和路径 225

二、义务参加型第三人的界定 230

(一)义务参加型第三人的含义和特征 230

(二)义务参加型第三人与必要共同被告的区别 231

三、义务参加型第三人制度的基本构造 232

(一)义务参加型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条件 232

(二)义务参加型第三人参加诉讼的结构 240

(三)义务参加型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有关程序问题 242

四、义务参加型第三人制度的实务运用分析 250

(一)因连环购销合同引起的诉讼 251

(二)因无权处分而引起的诉讼 254

第七章 辅助参加型第三人制度的构建与适用 260

一、辅助参加型第三人的界定 260

(一)辅助参加型第三人的含义和特点 260

(二)辅助参加型第三人制度的意义 262

二、辅助参加型第三人制度的基本构造 264

(一)辅助参加型第三人参加诉讼的依据 264

(二)辅助参加型第三人的诉讼地位 268

三、辅助参加型第三人参加诉讼的程序问题 274

(一)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方式和程序 274

(二)第三人参加诉讼程序的终止 278

四、辅助参加型第三人制度的实务运用分析 280

(一)债权人代位诉讼 280

(二)债权人的撤销权之诉 283

(三)连带债务诉讼 286

附录A 美国的诉讼参加制度 290

附录B 美国的提出被告的第三人诉讼 305

附录C 美国的告知通知程序 311

附录D 立法建议稿 320

参考文献 322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