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中国公民人文素质研究
  • 作 者:石亚军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05876071
  • 标注页数:482 页
  • PDF页数:509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4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509 ≥48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 1

第一章 中国公民人文素质概念 35

第一节 人文概念及其扩展形态 35

第二节 人文素质概念及其特征 37

第三节 中国公民人文素质概念特点及其维度 38

第二章 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 40

第一节 按群体分层调查 40

第二节 按地区分层调查 42

第三章 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44

第一节 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概述 44

第二节 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68

第四章 中国公民人文素质发展指数体系 71

第一节 中国公民人文素质发展指数体系概述 71

第二节 人文素质发展指数的计算 75

第三节 人文素质发展指数体系的构成 77

第五章 人文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和发展指数体系综合评价 81

第一节 不同群体人文素质发展指标和指数的总体评价 81

第二节 不同地区人文素质评价指标和发展指数的总体评价 84

第六章 中国公民人文素质总体分析 90

第一节 按性别构成所作的人文素质发展总体分析 97

第二节 按年龄构成所作的人文素质发展总体分析 98

第三节 按工龄构成的人文素质发展总体分析 99

第四节 按学历构成的人文素质总体分析 100

第五节 按群体构成所作的人文素质总体分析 101

第六节 按地区构成所作的人文素质总体分析 103

第七章 中国公民人文素质发展的道德维度分析 104

第一节 按性别构成的道德维度分析 104

第二节 按年龄构成的道德维度分析 115

第三节 按工龄构成的道德维度分析 127

第四节 按学历构成的道德维度分析 137

第五节 按群体构成的道德维度分析 148

第六节 按区域构成的道德维度分析 164

第七节 中国公民道德素质水平概括分析 174

第八章 中国公民人文素质发展的法律维度分析 177

第一节 按性别构成的法律维度分析 177

第二节 按年龄构成的法律维度分析 184

第三节 按工龄构成的法律维度分析 190

第四节 按学历构成的法律维度分析 195

第五节 按群体构成的法律维度分析 201

第六节 按区域构成的法律维度分析 210

第七节 中国公民法律素质水平概括分析 214

第九章 中国公民人文素质发展的文史哲维度分析 217

第一节 按性别构成的文史哲维度分析 217

第二节 按年龄构成的文史哲维度分析 226

第三节 按工龄构成的文史哲维度分析 234

第四节 按学历构成的文史哲维度分析 244

第五节 按群体构成的文史哲维度分析 254

第六节 按区域构成的文史哲维度分析 267

第七节 中国公民文史哲素质水平概括分析 276

第十章 中国公民人文素质发展的科学维度分析 278

第一节 按性别构成的科学维度分析 278

第二节 按年龄构成的科学维度分析 285

第三节 按工龄构成的科学维度分析 290

第四节 按学历构成的科学维度分析 296

第五节 按群体构成的科学维度分析 303

第六节 按区域构成的科学维度分析 312

第七节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概括分析 317

第十一章 中国公民人文素质发展的审美维度分析 320

第一节 按性别构成的审美维度分析 320

第二节 按年龄构成的审美维度分析 325

第三节 按工龄构成的审美维度分析 330

第四节 按学历构成的审美维度分析 335

第五节 按群体构成的审美维度分析 340

第六节 按区域构成的审美维度分析 347

第七节 中国公民审美素质水平概括分析 351

第十二章 中国公民人文素质发展的环保维度分析 354

第一节 按性别构成的环保维度分析 354

第二节 按年龄构成的环保维度分析 358

第三节 按工龄构成的环保维度分析 363

第四节 按学历构成的环保维度分析 368

第五节 按群体构成的环保维度分析 373

第六节 按区域构成的环保维度分析 380

第七节 中国公民环保素质水平概括分析 384

第十三章 中国公民人文素质成因分析 386

第一节 我国公民人文素质总体状况的成因分析 389

第二节 我国公民职业群体人文素质差异的成因 397

第十四章 我国公民人文素质的效应分析  408

第一节 我国公民人文素质的人力资源效应 408

第二节 我国公民人文素质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影响  413

第三节 我国公民人文素质对民主法治事业的影响  419

第四节 我国公民人文素质对社会文化事业的影响  424

第十五章 加强中国公民人文素质建设的基本思路  429

第一节 加强中国公民人文素质建设的总体目标  429

第二节 加强中国公民人文素质建设的基本原则  433

第三节 加强中国公民人文素质建设的主要抓手  436

第十六章 加强中国公民人文素质建设的具体对策  440

第一节 加强公民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建设  440

第二节 创新公民人文素质建设活动载体  447

第三节 发挥并规范网络及其他媒体的作用  451

第四节 开发整合公民人文素质建设所需文化资源  452

第五节 着力加强政府工作机制建设  456

参考文献  475

后记 479

购买PDF格式(14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