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 者:杨宽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华书局
- 出版年份:1965
- ISBN:11015·569
- 标注页数:370 页
- PDF页数:382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82 ≥37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论西周时代的农业生产 1
一、西周的农业生产工具 1
二、西周农田的垦耕 8
三、西周的农业生产技术 15
四、结语 21
关於西周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讨论 23
一、关於西周的主要耕具——耒和耜 24
二、关於西周的农业生产技术 39
论中国古史分期问题讨论中的三种不同主张 51
一、关於西周封建领主制论 51
二、关於西周“古代东方型”奴隶制论 54
三、关於西周典型奴隶制论 58
四、关於国奴隶制社会的特点 61
论西周时代的奴隶制生产关系 70
一、西周的奴隶有三类,数量相当大,主要来自掠夺和征服战争 71
二、西周的奴隶从事於农业、手工业和开发山泽等主要生产 76
三、保留有“村社”残余形态的“井田”单位——“邑”和“里”,实质上已成为被奴役、榨取的单位,居民已成为一种集体奴隶 80
四、结语 91
附录一、释“臣”和“鬲” 96
附录二、“人鬲”、“讯”、“臣”是否即是奴隶? 102
试论中国古代的井田制度和村社组织 111
一、论井田制是古代村社的土地制度 112
二、论井田制的实行地区 116
三、论井田制中的定期平均分配份地制度 119
四、论井田制基础上的古代村社组织 124
五、论古代村社的公共生活 129
六、结语 133
试论西周春秋间的乡遂制度和社会结构 135
一、《周礼》中的乡遂制度 135
二、春秋时代各国的乡遂制度 145
三、西周时代“六?”、“八?”和乡遂制度的关系 153
四、乡遂制度和社会结构 162
试论西周春秋间的宗法制度和贵族组织 166
一、宗庙制度 167
二、族墓制度 174
三、姓氏、名字制度 177
四、族外婚制和贵族的等级内婚制 180
五、嫡长子继承制 181
六、族长主管制 183
七、家臣制度 188
八、宗法制度下贵族的各种相互关系 192
我国古代大学的特点及其起源 197
一、我国最早的小学和大学 197
二、西周时代大学(辟雍)的特点 200
三、大学(辟雍)的起源 209
四、教师称“师”的来历 212
“籍礼”新探 218
一、“籍礼”的具体礼节及其性质 218
二、“籍田”和“籍礼”的来历 222
三、“籍”、“租”、“助”的变化 228
四、结语 231
“冠礼”新探 234
一、“冠礼”的起源及其作用 235
二、“字”的来源及其意义 239
三、三次加冠弁的意义 247
四、结语 253
“大搜礼”新探 256
一、“大搜礼”原为借用田猎来进行的军事检阅和军事演习 256
二、“大搜礼”具有“国人”(公民)大会的性质,是当时推行政策、加强统治、准备战争的重要手段 268
“乡饮酒礼”与“飨礼”新探 280
一、“乡饮酒礼”的特点 280
二、“乡饮酒礼”的起源及其作用 287
三、“飨礼”为高级的“乡饮酒礼” 294
四、由“乡饮酒礼”和“飨礼”推论“礼”的起源和“礼”这个名称的来历 306
“射礼”新探 310
一、“乡射礼”具有军事教练的性质 310
二、“大射仪”为高级的“乡射礼” 317
三、“射礼”起源於借田猎来进行的军事训练 322
四、“射礼”具有选拔人才的目的 329
附录、关於射“不来侯”或“不宁侯”问题 334
“贽见礼”新探 338
一、“贽见礼”的特点 339
二、“贽见礼”的源流 345
三、“贽”的作用与“命圭”制度 354
四、“贽”的授受仪式的作用与“委质为臣”制度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