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绘画中的“借用”现象研究
  • 作 者:赵雪著
  • 出 版 社: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30575079
  • 标注页数:186 页
  • PDF页数:19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96 ≥18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内容及范畴 1

一、研究对象 1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1

第二节 研究背景 2

一、文化政策的引领推动 2

二、绘画谱系自身的延展 5

第三节 研究缘起 6

一、思想突围 6

二、创作困境 6

第四节 研究综述 7

一、已有成果 7

二、相关理论 8

第五节 研究意义 9

一、研究目的 9

二、研究价值 10

第六节 研究设计 11

一、研究方法 11

二、研究框架 12

第七节 研究的创新点 16

第二章 “借用”现象的普遍存在与呈现样式 17

第一节 图像间的“借用” 17

一、经典范式的力量 17

二、自我的衍生 25

第二节 形式语言的“借用” 37

一、表现方法的程式化 37

二、表现形式的认同 41

三、时代风尚的流行 46

第三节 题材的“借用” 51

一、宗教题材的“借用” 52

二、神话题材的“借用” 62

三、现实题材的“借用” 91

本章小结 96

第三章 “借用”现象的成因 97

第一节 模拟 97

一、复制 98

二、仿制 101

三、临摹 104

第二节 移植 110

一、个性语言 110

二、模件组装 112

第三节 改造 113

一、便捷立像 113

二、意图传达 115

本章小结 117

第四章 “借用”现象的性质及影响 118

第一节 非创作状态 118

一、作伪与代笔 118

二、机械复制 121

第二节 准创作状态 122

一、同类传承 122

二、异类效法 124

第三节 亚创作状态 126

一、语言套用 126

二、风格划一 127

第四节 创作状态 129

一、方法论 129

二、观念阐释 131

本章小结 133

第五章 “借用”现象对绘画创作的启示 135

第一节 从“借用”现象看艺术的本质与创造力 136

一、艺术的本质 137

二、创造力 139

第二节 原创性之于“借用”现象 141

一、原始美术 142

二、民间美术 143

三、儿童画 145

第三节 “借用”现象中创造力的实现 147

一、“借用”现象中的个性表达 148

二、“借用”现象中的语言方式 148

三、“借用”现象中的实验手段 150

四、“借用”现象中的自由创造 151

本章小结 153

一、“借用”的原理 154

二、“借用”予无价值以艺术价值 155

三、“借用”的启示 155

第六章 结语 157

参考文献 160

附录 169

附录一:图片来源 169

附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摘录) 172

附录三:杨德树先生带领下的临摹实践教学 174

附录四:童心说 174

附录五:异质同构与异形同构 178

附录六:“新工笔”发展历程 179

附录七:借壳上市 184

后记 186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