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首次方案
  • 作 者: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系统分类课题组,中国土壤系统分类课题研究协作组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03002074X
  • 标注页数:112 页
  • PDF页数:122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7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22 ≥11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一、绪论 1

(一)土壤分类的发展 1

(二)土壤分类的特点 2

Ⅰ.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基础 3

Ⅱ.以土壤发生学理论作指导 3

Ⅲ.充分体现我国特色 5

(三)土壤分类的完善 5

二、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6

(一)诊断层 8

Ⅰ.诊断表层 8

A.有机表层 8

1.有机表层 8

B.腐殖质表层 9

1.均腐殖质表层 9

2.暗腐殖质表层 9

3.弱腐殖质表层 10

C.人为表层 10

1.灌淤表层 10

2.堆垫表层 11

3.厚熟表层 11

4.水耕表层 12

Ⅱ.诊断表下层 12

1.漂白层 12

2.风化 B 层 12

3.腐殖质淀积层 13

4.淀积粘化层 13

5.次生粘化层 14

6.粘磐 15

7.碱化层 15

8.灰化淀积层 15

9.耕作淀积层 16

10.水耕氧化还原层 16

Ⅲ.其他诊断层 18

1.钙积层 18

2.超钙积层 18

3.石灰磐 19

4.石膏层 19

5.超石膏层 19

6.石膏磐 19

7.盐积层 19

8.超盐积层 20

9.盐磐 20

10.含硫层 20

11.磷积层 21

12.潜育层 21

(二)诊断特性 21

1.岩性特征 21

2.变性特征 22

3.荒漠特征 23

4.龟裂特征 23

5.氧化还原特征 23

6.冻融特征 24

7.土质性 24

8.粗骨性 24

9.石质性 24

10.石质接触面 25

11.准石质接触面 25

12.硅铝特性 25

13、铁硅铝特性 25

14.铁铝特性 26

15.火山灰特性 26

16.盐基饱和度 27

17.铝饱和度 27

18.石灰性 27

19.腐殖质特性 27

20.有机土壤物质 27

21.土壤水分状况 28

22.土壤温度状况 30

23.永冻层次 30

三、土壤分类、命名原则和高级分类级别系统 33

(一)分类原则 33

1.土纲 33

2.亚纲 34

3.土类 34

4.亚类 34

(二)命名原则 35

(三)高级分类级别系统 36

四、土壤高级分类级别的检索 45

(一)土纲的检索 45

(二)各土纲中亚纲、土类和亚类的检索 48

A 有机土 48

B 人为土 49

C 火山灰土 52

D 灰土 53

E 变性土 53

F 盐成土 56

G 干旱土 58

H 潮湿土 63

I 均腐殖土 66

J 铁铝土 71

K 铁硅铝土 77

L 硅铝土 83

M 初育土 87

附录Ⅰ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与中国土壤分类暂行草案中的土壤类别对照 92

附录Ⅱ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首次方案)》中英名词对照 98

主要参考文献 109

附:中国土纲分布图 113

购买PDF格式(7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