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黄仑,王旭东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800892158
- 标注页数:180 页
- PDF页数:189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89 ≥18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引子 1
一、本能的力量和经验医学 2
(一)万物之灵与动物本能 2
(二)关于“本能医学”之争端 4
(三)经验医学的特征 5
(四)东西方经验医学的各自归宿 8
二、巫史文化与巫术治病 12
(一)禁忌、崇拜、巫术 12
(二)巫术的历史功过 17
(三)祝由术的价值 21
(四)巫史医学之转归 27
三、适者生存和古代解剖 28
(一)早期解剖知识的来源 29
(二)解剖学的发展 33
(三)中医发展对解剖学的反思 37
四、生殖崇拜与理性医学 39
(一)古代的生殖崇拜现象 39
(二)生殖文化与中国医学 43
(三)生殖文化与西方医学 46
五、医学理论的奠基时代 51
(一)《黄帝内经》的文化土壤 51
(二)阴阳五行思想之源头 52
(三)《黄帝内经》与阴阳五行 55
(四)《黄帝内经》的医学成就 59
(五)“医学之父”与《希氏文集》 62
(六)《希氏文集》的医学成就 63
(七)中西医学分化之基因 66
(八)《内经》与《文集》之反思 68
六、东方“医圣”与西方“医王” 70
(一)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 70
(二) 盖仑的实证主义精神 73
(三) 东西医学分道扬镳 77
(四)“医圣”、“医王”的功过是非 78
七、低谷中的西方中世纪医学 81
(一)医学成为神学的婢女 81
(二)憎侣与“寺院医学” 83
(三)幽暗中的几丝“萤光” 85
(四)流行病学小有成就 86
(五)先行者的反思与挑战 87
八、中国医药与唐宋盛世 90
(一)科学技术领域的繁荣 90
(二)实证医学的摸索 93
(三)魏晋随唐时期的“辨病论治” 101
(四)“辨证论治”法则的崛起 106
(五)金元学术争鸣与医学门户 110
(六)促进成功的因素 112
九、贯通中西的印度阿拉伯医学 115
(一)融汇亚欧的阿拉伯医学 116
(二)阿拉伯人对世界医学的贡献 117
(三)我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医学交流 118
(四)印度河流域的“吠陀医学” 119
(五)“吠陀医学”对西方医学的影响 123
(六)印度与我国的医学交流 124
十、突飞猛进的近代西医 127
(一)“文艺复兴”的前因后果 127
(二)科学精神与医学观念之变革 129
(三)奠基于实验的崭新医学 130
(四)教学与理性构建的灵魂 133
(五)“医学三派”的各自缺憾 134
(六)形而上学投下不散的阴影 135
十一、依赖惯性发展的明清医学 139
(一)成熟了的“辨证”医学体系 140
(二)《本草纲目》的成就与缺憾 141
(三)校疏之风的兴起及其功过 142
(四)瘟疫学说的发端与蜕变 144
(五)王清任“解剖医学”的遭遇 145
(六)人痘接种术在中西医学的不同结局 147
十二、中西医学的交流与融汇 150
(一)医学交流是历史之必然需要 150
(二)中西医学交流史概 151
(三)中西汇通学派之经验教训 153
(四)建立医学新体系之瞻望 158
结语:中西医学发展总进程 161
附录:中西医学历史年表 165
参考文献 180